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0-15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研究的现状及本文的创新 | 第11-12页 |
·研究的基本思路及方法 | 第12-13页 |
·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 第13-15页 |
第2章 课程编制的文化性思想综述 | 第15-26页 |
·课程与课程编制 | 第15-18页 |
·课程概述 | 第15-16页 |
·课程编制的界定 | 第16-17页 |
·课程编制的文化因素分析 | 第17-18页 |
·课程与文化的耦合 | 第18-21页 |
·文化对课程的影响和推动 | 第18-20页 |
·课程对文化的提炼和创生 | 第20页 |
·课程编制及内容设计中的文化选择 | 第20-21页 |
·课程编制的文化性思考 | 第21-23页 |
·文化性的内涵 | 第21-22页 |
·文化性与民族性 | 第22页 |
·课程编制中文化性依存的实然与应然 | 第22-23页 |
·课程编制中文化性的基本理念 | 第23-26页 |
·文化传承性与创生性 | 第23-24页 |
·文化理论性与实践性 | 第24页 |
·文化多元性与融合性 | 第24-26页 |
第3章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编制的文化失衡与国外先进经验的借鉴 | 第26-34页 |
·我国课程编制的本土文化不足 | 第26-27页 |
·民族性文化淡漠 | 第26-27页 |
·地域性文化匮乏 | 第27页 |
·文化背景的差异性忽略 | 第27页 |
·我国课程编制的政治文化价值错位 | 第27-29页 |
·课程编制目标的一维 | 第28页 |
·课程编制模式的统一 | 第28-29页 |
·课程编制内容的保守 | 第29页 |
·我国民族地区课程文化资源的缺失 | 第29-30页 |
·民族地区生活方式的脱离 | 第29-30页 |
·民族地区学习方式的排斥 | 第30页 |
·民族地区语言文字的摈弃 | 第30页 |
·国外课程编制的文化价值范例分析 | 第30-34页 |
·国外课程编制模式的借鉴 | 第31-32页 |
·国外课程编制方法的借鉴 | 第32-34页 |
第4章 我国课程编制的文化价值选择策略 | 第34-40页 |
·建设具有我国民族文化特色的课程体系 | 第34-35页 |
·民族政治性课程 | 第34页 |
·民族精神性课程 | 第34页 |
·民族道德性课程 | 第34-35页 |
·民族科学性课程 | 第35页 |
·构建多元文化标准的课程结构 | 第35-36页 |
·主体性课程结构 | 第35-36页 |
·综合性课程结构 | 第36页 |
·乡土性课程结构 | 第36页 |
·形成动态发展的课程文化模式 | 第36-38页 |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师引导模式 | 第36-37页 |
·显性目标与隐性目标模式 | 第37-38页 |
·重视少数民族地区课程文化资源的开发 | 第38-40页 |
·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 | 第38页 |
·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 第38-39页 |
·少数民族的艺术文化 | 第39-40页 |
结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致谢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