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绪论 | 第9-16页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 构建和谐的劳资关系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 第9-10页 |
2 构建和谐的劳资关系是促进我国私营经济进一步发展需要 | 第10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 文献综述法 | 第13页 |
2 分析法 | 第13页 |
3 比较研究法 | 第13-14页 |
4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 | 第14页 |
(四)文章结构及创新之处 | 第14-16页 |
一、马克思劳资关系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当代拓展 | 第16-19页 |
(一)马克思劳资关系理论 | 第16-17页 |
1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对劳动进行占有 | 第16页 |
2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对劳动进行支配 | 第16-17页 |
3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对劳动进行强制 | 第17页 |
(二)当代劳资关系理论的拓展 | 第17-19页 |
1 在私营企业内部我国私营企业的劳资关系具有对立性 | 第17页 |
2 社会主义宏观环境为构建和谐劳资关系提供了可能性 | 第17-19页 |
二、私营企业劳资关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 第19-25页 |
(一)我国私营企业劳资关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9-21页 |
1 劳动合同签订率低 | 第19页 |
2 劳动安全与卫生条件较差 | 第19-20页 |
3 员工的福利保障水平较低 | 第20页 |
4 职工薪酬结构不合理且支付不及时 | 第20-21页 |
5 工会发挥的作用有限 | 第21页 |
(二)我国现阶段私营企业劳资关系不和谐的原因 | 第21-25页 |
1 我国私营企业的劳资关系对立的经济根源 | 第21-22页 |
2 我国私营企业的劳资关系对立的其它原因 | 第22-25页 |
三、构建我国私营企业和谐劳资关系的依据 | 第25-28页 |
(一)我国私营企业劳资关系呈现对立又统一的特点 | 第25-26页 |
1 我国私营企业劳资关系具有对立性的一面 | 第25页 |
2 私营企业的劳资关系又体现出了统一性的一面 | 第25-26页 |
(二)生产资料所有制改造时期我国处理劳资关系矛盾的历史经验 | 第26-28页 |
四、构建私营企业和谐劳资关系的国外经验及借鉴 | 第28-32页 |
(一)美国调节劳资关系的相关经验 | 第28-29页 |
(二)德国调节劳资关系的相关经验 | 第29-30页 |
(三)日本调节劳资关系的相关经验 | 第30页 |
(四)美、德、日调节劳资关系的经验借鉴 | 第30-32页 |
五、构建我国现阶段私营企业和谐劳资关系的对策 | 第32-36页 |
(一)积极提高企业主与员工素质 | 第32页 |
(二)完善法制建设,增大劳动保护 | 第32-33页 |
(三)加大政府引导力度 | 第33-34页 |
(四)加强工会的建设,平衡双方力量 | 第34页 |
(五)建立三方协调集体谈判机制 | 第34-36页 |
结论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0页 |
后记 | 第40-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