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会计稳健性研究--对新会计准则实施效果的一项检验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1章 引言 | 第8-17页 |
·选题的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8-10页 |
·选题背景 | 第8-9页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0-15页 |
·国外会计稳健性的研究 | 第10-12页 |
·国内会计稳健性的研究 | 第12-15页 |
·研究方法和内容 | 第15-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15-16页 |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16-17页 |
第2章 会计稳健性的相关理论和制度背景 | 第17-25页 |
·会计稳健性的含义和分类 | 第17-18页 |
·会计稳健性的含义 | 第17页 |
·会计稳健性的类型 | 第17-18页 |
·会计稳健性存在的原因分析 | 第18-20页 |
·契约解释 | 第18-19页 |
·诉讼解释 | 第19页 |
·税收解释 | 第19-20页 |
·盈余管理解释 | 第20页 |
·会计稳健性的计量 | 第20-23页 |
·盈余报酬反向计量 | 第20-21页 |
·净资产计量 | 第21-22页 |
·盈余应计计量 | 第22-23页 |
·新会计准则中稳健性变化的具体表现 | 第23-25页 |
·新会计准则中稳健性加强的表现 | 第23-24页 |
·新会计准则中稳健性弱化的表现 | 第24-25页 |
第3章 研究设计 | 第25-30页 |
·研究假设 | 第25-27页 |
·会计稳健性存在的假设 | 第25页 |
·新会计准则实施对会计稳健性变化的假设 | 第25-26页 |
·行业间会计稳健性的假设 | 第26-27页 |
·模型构建及变量说明 | 第27-28页 |
·变量的设计与定义 | 第27页 |
·模型设计 | 第27-28页 |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 第28-30页 |
第4章 实证分析 | 第30-46页 |
·会计稳健性存在的实证分析 | 第30-34页 |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30-31页 |
·相关性分析 | 第31-32页 |
·回归结果分析 | 第32-34页 |
·我国盈余公司的会计稳健性的实证研究 | 第34-37页 |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34-36页 |
·回归结果分析 | 第36-37页 |
·新会计准则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37-41页 |
·相关性分析 | 第37-39页 |
·回归结果分析 | 第39-41页 |
·我国各个行业的稳健性的实证分析 | 第41-46页 |
·总样本按行业分组的回归结果 | 第41-43页 |
·分行业分阶段的回归结果分析 | 第43-46页 |
第5章 研究的结论和展望 | 第46-49页 |
·研究结论 | 第46-47页 |
·文章的局限和展望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个人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