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2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7页 |
摘要 | 第12页 |
1 江淮地区冬小麦主栽品种的演变 | 第12-14页 |
2 冬小麦品种演替过程中籽粒产量、品质及氮素利用效率的研究 | 第14-16页 |
·冬小麦品种演替过程中干物质生产和籽粒产量的研究 | 第14-15页 |
·冬小麦品种演替过程中籽粒营养品质的研究 | 第15页 |
·冬小麦品种演替过程中氮素利用效率的研究 | 第15-16页 |
3 氮肥施用对冬小麦籽粒产量、品质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 第16-18页 |
·氮肥施用对冬小麦籽粒产量的影响 | 第16-17页 |
·氮肥施用对冬小麦籽粒营养品质的影响 | 第17-18页 |
·氮肥施用对冬小麦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 第18页 |
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8-19页 |
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9-21页 |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参考文献 | 第21-27页 |
第二章 冬小麦产量形成对氮肥水平的响应 | 第27-36页 |
摘要 | 第27-28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8-29页 |
·试验田概况 | 第28页 |
·试验设计 | 第28页 |
·测定项目与方法 | 第28页 |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28-29页 |
2 结果分析 | 第29-32页 |
·冬小麦地上生物量的变化特征 | 第29-30页 |
·冬小麦籽粒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变化特征 | 第30-32页 |
3 小结与讨论 | 第32-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6页 |
第三章 冬小麦品质对氮肥水平的响应 | 第36-54页 |
摘要 | 第36-37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7页 |
·试验田概况 | 第37页 |
·试验设计 | 第37页 |
·测定项目与方法 | 第37页 |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37页 |
2 结果分析 | 第37-49页 |
·籽粒中主要矿质元素含量的变化特征 | 第37-41页 |
·面粉中主要矿质元素含量的变化特征 | 第41-44页 |
·面粉淀粉含量的变化特征 | 第44-45页 |
·蛋白质含量的变化特征 | 第45-47页 |
·面粉灰分含量的变化特征 | 第47-48页 |
·籽粒湿面筋含量的变化特征 | 第48-49页 |
3 小结与讨论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第四章 冬小麦氮素利用率对氮肥水平的响应 | 第54-62页 |
摘要 | 第54-55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5页 |
·试验田概况 | 第55页 |
·试验设计 | 第55页 |
·测定项目与方法 | 第55页 |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55页 |
2 结果分析 | 第55-59页 |
·冬小麦各器官氮含量与氮收获指数的变化特征 | 第55-57页 |
·冬小麦氮肥偏生产力的变化特征 | 第57页 |
·冬小麦氮肥农学效率和氮肥吸收利用率的变化特征 | 第57-59页 |
3 小结与讨论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第五章 讨论与结论 | 第62-74页 |
摘要 | 第62页 |
1 讨论 | 第62-66页 |
·不同年代冬小麦品种籽粒产量和农艺性状的演变特征及对氮肥的响应 | 第62-64页 |
·不同年代冬小麦品种籽粒主要矿质元素含量和面粉品质的演变特征及对氮肥的响应 | 第64-65页 |
·不同年代冬小麦品种器官氮含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演变特征及对氮肥的响应 | 第65-66页 |
2 结论 | 第66-67页 |
3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之处 | 第67页 |
4 本研究今后的发展方向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4页 |
致谢 | 第74-76页 |
硕士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