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中国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工作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论文

农民公民意识培育问题研究--以浙北地区芦湾村为例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绪论第9-15页
 (一) 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二) 本文的文献综述第10-13页
 (三) 本文的主要内容第13页
 (四) 本文的研究方法第13-14页
 (五)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第14-15页
一、 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依据第15-29页
 (一) 基本概念第15-25页
  1、 公民概念的历史之维第15-16页
  2、 公民意识的概念第16-18页
  3、 中西公民意识的比较识别第18-21页
  4、 我国公民意识的区域性分析第21-22页
  5、 农民公民意识的概念第22-25页
 (二) 相关理论依据第25-29页
  1、 公民社会理论第25页
  2、 广义政治的视野第25-29页
二、 芦湾村农民公民意识现状、问题及成因分析第29-53页
 (一) 芦湾村及被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第29-32页
 (二) 芦湾村农民公民意识现状第32-38页
  1、 对公民身份的认知增强第32页
  2、 能参与一定的公共事务第32-34页
  3、 已具有一定的土地意识第34-36页
  4、 关心自身公民福利保障第36页
  5、 生态环境意识有所提高第36-38页
 (三) 芦湾村农民公民意识问题第38-47页
  1、 平等主体意识有待提升第38-40页
  2、 权利责任意识有待完善第40-42页
  3、 互助合作意识有待深化第42-43页
  4、 政治参与意识有待动员第43-45页
  5、 政治监督意识有待增强第45-46页
  6、 法律法治意识有待宣传第46-47页
 (四) 芦湾村农民公民意识问题的成因分析第47-53页
  1、 农村经济发展结构的制约第47-49页
  2、 基层民主政治制度不完善第49-50页
  3、 传统政治文化心态的影响第50页
  4、 农村传统教育水平的制约第50-51页
  5、 农村公民社会欠发育的影响第51-53页
三、 农民公民意识培育的路径分析第53-68页
 (一) 培育农民公民意识的重要性第53-56页
  1、 促进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第53页
  2、 助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53-54页
  3、 促进农村风俗健康和农村社会进步第54页
  4、 推动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第54页
  5、 促进农村公民社会的发育第54-55页
  6、 乡土社会和国家现代化的内在要求第55-56页
 (二) 培育农民公民意识的路径思路第56-68页
  1、 完善农村经济结构,扩大农村的开放性第56-58页
  2、 加强新农村的建设,提升物质文化环境第58-60页
  3、 破除传统风俗陋习,提升农村精神气质第60-61页
  4、 开展系统公民教育,提高农民政治技能第61-63页
  5、 加强农村政治建设,完善基层民主实践第63-65页
  6、 培育农村公民社会,形成公民意识载体第65-68页
结语第68-70页
参考文献第70-73页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著、论文第73-74页
附录第74-77页
后记第77-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集中居住区失地农民的身份认同--以苏州市为例
下一篇:私法对“背叛”的规制及其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