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9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9-22页 |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9-12页 |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选题目的 | 第10-11页 |
·选题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8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第18页 |
·研究方法和可能的创新点 | 第18-20页 |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可能的创新点 | 第19-20页 |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 第20-22页 |
·研究思路 | 第20页 |
·主要内容 | 第20-22页 |
第二章 城乡统筹配套改革试验区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的理论基础 | 第22-30页 |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22-25页 |
·城乡统筹与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 第22-23页 |
·公共服务、均等化和标准化 | 第23-24页 |
·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 | 第24-25页 |
·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的特点和内容 | 第25-26页 |
·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的特点 | 第25页 |
·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的内容 | 第25-26页 |
·主要相关理论 | 第26-30页 |
·公共产品理论 | 第26页 |
·新公共服务理论 | 第26-27页 |
·二元结构理论 | 第27-28页 |
·区域创新理论 | 第28-30页 |
第三章 成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的进展与问题 | 第30-41页 |
·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基本概况 | 第30-32页 |
·自然环境概况 | 第30页 |
·社会经济概况 | 第30-32页 |
·试验区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取得的进展 | 第32-36页 |
·设定了基本公共服务的一部分标准 | 第32页 |
·初步形成了基本公共服务流程规范 | 第32-33页 |
·建立了基本公共服务的组织结构 | 第33页 |
·提出了基本公共服务绩效考核标准体系 | 第33-36页 |
·试验区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 第36-38页 |
·基本公共服务标准模糊 | 第36页 |
·缺乏标准化建设的法律法规 | 第36页 |
·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城乡不均衡 | 第36-37页 |
·标准体系不完善 | 第37-38页 |
·现有标准不能满足实际需要 | 第38页 |
·标准化执行的监督机制不健全 | 第38页 |
·试验区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水平不高的原因 | 第38-41页 |
·对是否需要加强标准化建设缺乏统一认识 | 第38-39页 |
·现存标准化建设理论和经验匮乏 | 第39页 |
·现阶段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均衡 | 第39-40页 |
·标准化建设的人财物投入不足 | 第40-41页 |
第四章 国外政府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的经验与借鉴 | 第41-48页 |
·国外政府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的历史沿革 | 第41页 |
·国外政府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的现状分析 | 第41-43页 |
·英国:以宪章形式规范服务标准 | 第41页 |
·德国:注重服务标准的质量 | 第41-42页 |
·美国:设立详细的顾客服务标准 | 第42页 |
·日本:制定明确的服务规程 | 第42-43页 |
·国外政府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的经验与借鉴 | 第43-48页 |
·国外政府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的经验 | 第43-45页 |
·国外政府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的借鉴 | 第45-48页 |
第五章 成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的现实路径 | 第48-61页 |
·制定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的总体思路 | 第48页 |
·设立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的重要准则 | 第48-49页 |
·系统准则 | 第48-49页 |
·法制准则 | 第49页 |
·适应准则 | 第49页 |
·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的制度安排 | 第49-61页 |
·构建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的组织机构 | 第49-50页 |
·确立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的运行模式 | 第50-51页 |
·创设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的法制系统 | 第51-52页 |
·建立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的内容体系 | 第52-57页 |
·增强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的财政保障 | 第57-58页 |
·完善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的监督机制 | 第58-61页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