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3-4页 |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18页 |
1.1 ATP干馏工艺背景 | 第14页 |
1.2 选题背景 | 第14-15页 |
1.3 课题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4 课题研究创新点 | 第16-18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8-34页 |
2.1 油母岩现状研究 | 第18-20页 |
2.1.1 国内外油母岩分布情况 | 第18页 |
2.1.2 我国油母岩储备及开发现状 | 第18-19页 |
2.1.3 国外油页岩储备及开发现状 | 第19-20页 |
2.2 油页岩的干馏 | 第20-24页 |
2.2.1 干馏工艺-国内外技术 | 第20-22页 |
2.2.2 国外ATP干馏技术 | 第22-24页 |
2.3 小颗粒页岩油加工工艺 | 第24-28页 |
2.3.1 龙口矿业小颗粒页岩油加工工艺 | 第24页 |
2.3.2 小颗粒页岩油加工工艺流程 | 第24-25页 |
2.3.3 核心处理器及流程简介 | 第25-27页 |
2.3.4 小颗粒页岩油加工工艺的特点 | 第27-28页 |
2.4 研究材料特性 | 第28-29页 |
2.5 页岩油在国内加工使用技术 | 第29-34页 |
2.5.1 非加氢技术对页岩油处理 | 第29-30页 |
2.5.2 页岩油的加氢处理 | 第30-34页 |
第三章 实验研究方法 | 第34-40页 |
3.1 原料油及试剂 | 第34页 |
3.2 实验装置与仪器 | 第34-35页 |
3.3 催化剂的加氢精制 | 第35-36页 |
3.4 调试实验设备 | 第36-38页 |
3.4.1 加氢反应器的检测 | 第36页 |
3.4.2 调试实验计量仪器 | 第36-37页 |
3.4.3 调试气密装置 | 第37页 |
3.4.4 催化剂装填工艺 | 第37-38页 |
3.5 选择实验方法 | 第38-40页 |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讨论 | 第40-72页 |
4.1 龙口矿业ATP页岩油性能分析 | 第40-43页 |
4.1.1 ATP页岩油简介 | 第40-41页 |
4.1.2 龙口矿业ATP页岩油性能探究 | 第41-43页 |
4.2 加氢精制原料油 | 第43-44页 |
4.2.1 加氢原料油性质 | 第43页 |
4.2.2 加氢原料油预处理 | 第43-44页 |
4.3 W-Mo-Ni-Cr-Al_2O_3加氢催化剂与预硫化 | 第44-49页 |
4.3.1 W-Mo-Ni-Cr-Al_2O_3加氢催化剂 | 第44-45页 |
4.3.2 W-Mo-Ni-Cr-Al_2O_3加氢催化剂的预硫化 | 第45-47页 |
4.3.3 外在因素对实验的影响 | 第47-49页 |
4.4 加氢精制-ATP页岩柴油馏分 | 第49-68页 |
4.4.1 ATP页岩柴油馏分性质 | 第49-50页 |
4.4.2 反应机理-ATP页岩柴油馏分 | 第50-53页 |
4.4.3 各工艺因素与龙口矿业ATP页岩柴油馏分HDS关系 | 第53-58页 |
4.4.4 工艺各因素与龙口矿业ATP页岩柴油馏分HDN关系 | 第58-63页 |
4.4.5 各工艺因素与加氢精制产物油品安定性的关系 | 第63-67页 |
4.4.6 龙口矿业ATP页岩柴油馏分加氢精制最佳工艺条件确定 | 第67-68页 |
4.5 脱硫动力学研究-龙口矿业ATP页岩柴油馏分 | 第68-72页 |
4.5.1 拟合方程 | 第68-70页 |
4.5.2 脱硫动力学模型结果证明 | 第70-72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80页 |
致谢 | 第80-82页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第82-84页 |
附表 | 第84-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