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9页 |
| 1 绪论 | 第9-22页 |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3页 |
| ·选题背景 | 第9-12页 |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3-20页 |
| ·国内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研究 | 第13-17页 |
| ·国内外城镇用地扩张研究 | 第17-20页 |
|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20-22页 |
| ·研究内容 | 第20页 |
|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 ·技术路线 | 第21-22页 |
| 2 泰安市农村建设用地潜力分析 | 第22-37页 |
| ·研究区域概况 | 第22-26页 |
| ·区位概况 | 第22-23页 |
| ·社会经济概况 | 第23-24页 |
| ·土地利用特点 | 第24-25页 |
| ·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 第25-26页 |
| ·泰安市农村建设用地现状和演变趋势 | 第26-27页 |
| ·泰安市农村建设用地现状 | 第26-27页 |
| ·农村及农村居民点演变的趋势 | 第27页 |
| ·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分析 | 第27-37页 |
| ·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估算 | 第27-34页 |
| ·农村废弃工矿用地整理潜力估算 | 第34-35页 |
| ·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汇总 | 第35页 |
| ·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分级与分布规律 | 第35-37页 |
| 3 挂钩工作中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及适用条件 | 第37-40页 |
| ·整体搬迁模式 | 第37页 |
| ·拆旧建新模式 | 第37-38页 |
| ·归村并点模式 | 第38-39页 |
| ·“城中村”改造模式 | 第39-40页 |
| 4 挂钩有关技术、措施、成效和存在问题 | 第40-45页 |
| ·增减挂钩的配套技术 | 第40-41页 |
| ·土地规划 | 第40页 |
| ·土地开发整理 | 第40-41页 |
| ·挂钩实施的措施 | 第41-42页 |
| ·行政措施 | 第41页 |
| ·经济措施 | 第41-42页 |
| ·技术措施 | 第42页 |
| ·挂钩工作取得成效 | 第42-43页 |
| ·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环境,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第42-43页 |
| ·唤醒了旧村沉睡的土地,拓宽了农村发展空间 | 第43页 |
| ·优化了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实现了节约集约用地 | 第43页 |
| ·保护了耕地,提高了耕地质量 | 第43页 |
| ·挂钩工作中目前存在的问题 | 第43-45页 |
| ·对挂钩工作的认识上存在偏差 | 第43-44页 |
| ·资金瓶颈 | 第44页 |
| ·村镇体系规划滞后 | 第44页 |
| ·相关政策的配套不完善 | 第44-45页 |
| 5 促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实施措施与建议 | 第45-48页 |
| ·加强宣传,强化指导 | 第45页 |
| ·尊重民意,维护权益 | 第45页 |
| ·科学规划,优化布局 | 第45-46页 |
| ·完善措施,保障资金 | 第46页 |
| ·内涵挖潜,提高效益 | 第46-47页 |
| ·因地制宜,以点带面 | 第47-48页 |
| 6 结论与讨论 | 第48-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