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第一章 概述 | 第13-19页 |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第13-15页 |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第15-19页 |
第二章 相关研究综述 | 第19-38页 |
·公共产品理论 | 第19-24页 |
·国有资产管理理论 | 第24-26页 |
·农电服务理论 | 第26-27页 |
·回收物流系统规划理论 | 第27-29页 |
·实物期权理论 | 第29-38页 |
第三章 离网用户太阳能供电资产管理策略 | 第38-50页 |
·太阳能供电设备的资产属性 | 第39-40页 |
·供电设备维护参与方的行为分析 | 第40-43页 |
·问题描述 | 第40-41页 |
·政府线性合同激励下的行为分析 | 第41-42页 |
·政府线性合同菜单激励分析 | 第42-43页 |
·结论与启示 | 第43页 |
·太阳能供电设备的资产管理 | 第43-48页 |
·国有资产管理经验模式借鉴 | 第43-44页 |
·太阳能供电设备的资产管理分析 | 第44-46页 |
·太阳能供电设备的资产管理模式设计 | 第46-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第四章 离网用户太阳能供电服务管理策略 | 第50-63页 |
·太阳能供电设备运行维护、检修服务系统设计与管理模式 | 第51-58页 |
·系统设计与管理模式 | 第51-53页 |
·服务系统设计与管理模式优化 | 第53-58页 |
·太阳能供电设备废弃物管理 | 第58-61页 |
·太阳能供电设备废弃物回收处置系统 | 第58-61页 |
·太阳能供电服务、回收系统运作资金管理 | 第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第五章 基于实物期权的光伏并网发电成本补偿策略研究 | 第63-75页 |
·模型构建 | 第64-66页 |
·模型的求解 | 第66-68页 |
·投资临界值可达性问题及成本补偿比例 | 第68-74页 |
·投资临界值的可达性 | 第68-69页 |
·政府补偿比例 | 第69-70页 |
·数值分析 | 第70-73页 |
·补偿政策 | 第73-74页 |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第六章 规模约束下的光伏并网发电成本补偿策略研究 | 第75-82页 |
·参与光伏发电项目决策分析 | 第75-77页 |
·政府补偿策略研究 | 第77-81页 |
·政府补偿策略模型 | 第77-78页 |
·成本函数的设定及求解 | 第78-81页 |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第七章 光伏并网发电投资的模糊决策支持系统 | 第82-93页 |
·模糊风险评价与模糊实物期权 | 第83-84页 |
·基于 EFWA 的光伏并网发电投资模糊风险评估系统 | 第84-87页 |
·风险识别 | 第84-85页 |
·语义项模糊表示 | 第85页 |
·模糊评估加总 | 第85-86页 |
·模糊加权平均计算总体风险 | 第86-87页 |
·基于模糊理论的项目期权价值 | 第87-88页 |
·算例分析 | 第88-92页 |
·本章小结 | 第92-93页 |
第八章 补偿政策下的光伏并网发电投资规模研究 | 第93-103页 |
·模型与分析 | 第94-97页 |
·最优装机容量 | 第94-97页 |
·最佳投资时机 | 第97页 |
·投资决策理论分析 | 第97-99页 |
·参数敏感性分析 | 第99-102页 |
·本章小结 | 第102-103页 |
第九章 结束语 | 第103-107页 |
·全文总结和主要创新点 | 第103-105页 |
·研究展望 | 第105-107页 |
致谢 | 第107-109页 |
参考文献 | 第109-124页 |
作者攻读博士期间完成的论文 | 第124-125页 |
作者攻读博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125-12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