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教师与学生论文--教师、班主任论文

莱阳市义务教育阶段师资队伍均衡发展问题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一 引言第9-23页
 (一)选题依据第9-10页
 (二)研究意义第10-11页
 (三)文献综述第11-18页
  1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2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7页
  3 简要评析第17-18页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8-19页
 (五)相关概念界定第19-23页
  1 义务教育第19-20页
  2 均衡发展第20-21页
  3 师资队伍均衡发展第21-23页
二 莱阳市义务教育阶段师资队伍均衡发展的现状调查与分析第23-40页
 (一)莱阳市教育基本概况第23-24页
 (二)莱阳市义务教育阶段师资队伍均衡发展的现状调查第24-37页
  1 城乡中小学教师学历结构情况分析第24-28页
  2 城乡中小学教师年龄结构情况分析第28-32页
  3 城乡中小学教师职称结构情况分析第32-34页
  4 城乡中小学教师学科结构情况分析第34-35页
  5 城乡中小学教师培训情况分析第35-37页
 (三)莱阳市义务教育阶段师资队伍均衡发展存在的问题第37-40页
  1 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学科结构性缺编第37-38页
  2 城乡间学校骨干教师比例差别较大第38页
  3 教师交流时间短暂,流于形式,效果不明显第38-39页
  4 师资培训形式虽多样,但对于农村学校教师的培训力度还不太理想第39-40页
三 莱阳市义务教育阶段师资队伍均衡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40-44页
 (一)政府职能的缺位第40页
 (二)教师的单向流动第40-41页
 (三)教师编制管理相对滞后第41-42页
 (四)城乡教师工资福利待遇差距较大第42-43页
 (五)长期“应试教育”主导地位思想的渗透第43-44页
四 实现莱阳市义务教育阶段师资队伍均衡发展的对策第44-51页
 (一)城乡教师收入要相对平衡,稳定农村教师队伍第44-45页
 (二)科学核定农村教师编制数额,优化在职教师队伍第45-46页
 (三)实行优秀教师定期流动制度,推进师资力量的均衡发展第46-48页
 (四)加大对农村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第48-49页
 (五)教师自身要有自我提高意识,做人民满意的教师第49-51页
结语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4页
致谢第54-5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非常规”物理实验与日本“制物”教育有机结合研究
下一篇:在校本科生对教学质量的满意度研究--以内蒙古师范大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