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SP的人脸检测算法设计与实现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5页 |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2-13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3-15页 |
第2章 系统硬件体系及软件开发环境 | 第15-31页 |
·实时数字图像处理系统 | 第15页 |
·ICETEK-DM6437-B评估板 | 第15-17页 |
·解码芯片TVP5146 | 第17页 |
·数字图像处理芯片DSP | 第17-22页 |
·DSP结构特点 | 第18-19页 |
·DM6437特点及片上外设 | 第19-22页 |
·代码生成工具 | 第22-23页 |
·实时操作系统DSP/BIOS | 第23-30页 |
·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 | 第23-24页 |
·DSP/BIOS简介和启动顺序 | 第24-26页 |
·DSP/BIOS的静态配置 | 第26-28页 |
·设备驱动的双层模型 | 第28-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3章 人脸检测的算法研究 | 第31-49页 |
·人脸检测方法概述 | 第31-32页 |
·基于肤色模型的方法 | 第31页 |
·基于模板匹配的方法 | 第31页 |
·基于知识的方法 | 第31-32页 |
·特征脸法 | 第32页 |
·人工神经网络法 | 第32页 |
·本系统人脸检测使用的方法 | 第32-33页 |
·人脸图像的预处理 | 第33-35页 |
·人脸图像的直方图均衡 | 第33-35页 |
·人脸图像的白平衡处理 | 第35页 |
·肤色的YUV色彩空间聚类 | 第35-39页 |
·不同色彩空间对肤色表达的差异 | 第35-37页 |
·肤色的YUV色彩空间聚类 | 第37-39页 |
·图像的去噪 | 第39-42页 |
·中值滤波 | 第39-40页 |
·数字形态学 | 第40页 |
·数字形态学基本运算与滤波 | 第40-42页 |
·人脸区域确认 | 第42-44页 |
·连通组件标识算法原理 | 第42-43页 |
·人脸区域确认 | 第43-44页 |
·人眼检测和定位算法研究 | 第44-47页 |
·基于连通域检测人眼 | 第44-45页 |
·投影定位人眼及人脸 | 第45-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第4章 人脸检测的DSP实现 | 第49-73页 |
·DSP/BIOS静态配置 | 第49-50页 |
·System模块中的全局属性设置 | 第49页 |
·时钟模块的设置 | 第49页 |
·LOG模块的设置 | 第49-50页 |
·注册微型驱动 | 第50页 |
·数据和地址空间的分配 | 第50-51页 |
·缓存的管理 | 第51-52页 |
·软件代码编写 | 第52-54页 |
·代码编写概述 | 第52-53页 |
·代码编写方式与步骤 | 第53-54页 |
·视频采集的驱动框架与API | 第54-56页 |
·视频采集与输出 | 第56-58页 |
·人脸检测算法在DSP上的实现 | 第58-62页 |
·程序代码的优化方法 | 第62-64页 |
·C语言代码的优化 | 第62-64页 |
·选择适宜的C编译器优化选项 | 第64页 |
·程序调试方法 | 第64-68页 |
·可视化试图 | 第65页 |
·断点和探针点 | 第65-66页 |
·实时分析与监测性能 | 第66-6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68-72页 |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3-75页 |
·总结 | 第73页 |
·进一步工作展望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