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前言 | 第9-24页 |
·引言 | 第9页 |
·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结构与命名 | 第9-11页 |
·ARA的结构 | 第10页 |
·EPA的结构 | 第10-11页 |
·多不饱和脂肪酸在生物体内的合成 | 第11-13页 |
·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来源 | 第13-15页 |
·鱼油 | 第13-14页 |
·微藻 | 第14页 |
·常见产PUFA的微生物 | 第14-15页 |
·肝癌的药物治疗及进展 | 第15-16页 |
·新的化疗药物 | 第15-16页 |
·激素类药物 | 第16页 |
·生物制剂 | 第16页 |
·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抗肿瘤作用 | 第16-20页 |
·影响肿瘤细胞的生物膜组成和稳定性 | 第17页 |
·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 | 第17-18页 |
·提高免疫细胞活性 | 第18页 |
·改变PUFA代谢水平 | 第18页 |
·增加瘤细胞内脂质过氧化作用 | 第18-19页 |
·抑制肿瘤细胞有丝分裂 | 第19页 |
·影响肿瘤细胞的基因表达 | 第19页 |
·抗肿瘤血管生成 | 第19-20页 |
·抑制肿瘤细胞与内皮细胞粘附 | 第20页 |
·抗肿瘤免疫机制 | 第20-23页 |
·肿瘤的概念 | 第20页 |
·抗肿瘤细胞免疫 | 第20-22页 |
·抗肿瘤体液免疫 | 第22页 |
·细胞因子 | 第22-23页 |
·本研究室的研究状况和进展 | 第23页 |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4-40页 |
·材料 | 第24-28页 |
·藻种 | 第24页 |
·受试动物 | 第24页 |
·试剂 | 第24-25页 |
·仪器与设备 | 第25-26页 |
·主要溶液 | 第26-27页 |
·培养基 | 第27-28页 |
·实验方法 | 第28-40页 |
·硅藻种子培养方法 | 第28页 |
·藻粉收集 | 第28页 |
·油脂抽提及脱色 | 第28页 |
·皂化 | 第28页 |
·脂肪酸酯化 | 第28-29页 |
·硝酸银-硅胶柱层析法分离纯化PUFA | 第29页 |
·气相色谱分析脂肪酸组成 | 第29页 |
·脾淋巴细胞相关细胞因子mRNA表达水平的检测 | 第29-33页 |
·MTT法检测样品对BEL-7402细胞生成的增殖作用 | 第33-36页 |
·动物模型的诱导、分组及给药 | 第36-39页 |
·统计学处理 | 第39-40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40-57页 |
·PUFA对脾组织中相关细胞因子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 | 第40-43页 |
·脾组织总RNA的捉取与纯化的结果 | 第40页 |
·cDNA鉴定结果 | 第40-41页 |
·PCR扩增结果 | 第41-43页 |
·对EPA、AA分离提取的结果 | 第43-44页 |
·细胞实验结果 | 第44-49页 |
·不同剂量的的EPA、AA对BEL-7402细胞生长的促进及抑制作用 | 第44-45页 |
·不同比例的EPA、AA对BEL-7402细胞生长的促进及抑制作用 | 第45-46页 |
·不同比例的EPA、AA对脾淋巴细胞的增殖情况 | 第46页 |
·细胞形态学观察实验 | 第46-48页 |
·FCM检测BEL-7402细胞周期结果 | 第48-49页 |
·EPA对小鼠H22肝癌的免疫预防作用 | 第49-57页 |
·EPA对荷瘤小鼠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 | 第49-50页 |
·EPA对荷瘤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 | 第50页 |
·EPA对荷瘤小鼠HC50的影响 | 第50-51页 |
·EPA对荷瘤小鼠单核巨噬细胞吞噬能力的影响 | 第51-52页 |
·H22细胞的HE染色 | 第52页 |
·FCM检测H22细胞周期结果 | 第52-53页 |
·EPA对荷瘤小鼠脾中相关细胞因子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 | 第53-57页 |
4 结论 | 第57-58页 |
5 展望 | 第58-59页 |
6 参考文献 | 第59-65页 |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65-66页 |
8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