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前言 | 第11-26页 |
·真菌多糖 | 第11-18页 |
·真菌多糖的来源 | 第11-12页 |
·真菌多糖的提取,分离与纯化 | 第12-16页 |
·真菌多糖的结构与构效关系 | 第16-18页 |
·真菌多糖的产业现状 | 第18页 |
·灰树花及其多糖 | 第18-21页 |
·灰树花简介 | 第18页 |
·灰树花多糖生物学特性 | 第18-19页 |
·灰树花国内外研究历史,现状 | 第19-21页 |
·肝损伤简介 | 第21-24页 |
·肝脏的概念 | 第21页 |
·肝损伤的概念 | 第21-22页 |
·常见肝损伤模型 | 第22-23页 |
·保肝药的研究与开发 | 第23-24页 |
·本实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4-26页 |
·本课题研究目的 | 第24-25页 |
·课题的主要意义 | 第25-26页 |
2 材料和方法 | 第26-45页 |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26-29页 |
·实验材料 | 第26页 |
·主要仪器 | 第26-27页 |
·主要试剂 | 第27-29页 |
·实验方法 | 第29-45页 |
·培养基的配置 | 第29页 |
·主要常见溶液的配制 | 第29-30页 |
·灰树花多级种子培养及胞外多糖的提取 | 第30-32页 |
·灰树花胞外多糖理化性质的测定 | 第32-33页 |
·GFP抗CCL_4肝损伤体外实验 | 第33-40页 |
·GFP抗CCL4肝损伤体内实验 | 第40-45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45-69页 |
·灰树花多级种子培养及胞外多糖的提取 | 第45-46页 |
·超滤-渗滤除杂质 | 第45-46页 |
·分子量分配分析 | 第46页 |
·GFP理化性质测定 | 第46-48页 |
·GFP中性糖含量的测定 | 第46-47页 |
·GFPGFP的红外光谱定性分析 | 第47-48页 |
·GFP抗CCL4肝损伤体外试验 | 第48-58页 |
·生长曲线的测定 | 第48页 |
·灰树花多糖的细胞毒性试验 | 第48-49页 |
·四氯化碳剂量的确定 | 第49-50页 |
·细胞损伤增殖试验 | 第50-51页 |
·指标测定 | 第51页 |
·细胞形态的观察 | 第51-52页 |
·GFP-2对细胞周期的作用 | 第52-53页 |
·GFP-2对TNF-α表达的影响 | 第53-54页 |
·GFP-2对CYP2E1表达的影响 | 第54-55页 |
·GFP-2对ROS的抑制作用 | 第55页 |
·细胞HE染色 | 第55-56页 |
·添加抑制剂之后ROS荧光检测 | 第56-57页 |
·添加抑制剂之后指标的检测 | 第57-58页 |
·GFP抗CCL4肝损伤体内试验 | 第58-69页 |
·肝脏损伤的情况 | 第58页 |
·小鼠肝脏指数的测定 | 第58-59页 |
·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活力测定 | 第59-60页 |
·血清中过氧化氢酶(CAT)活力测定 | 第60页 |
·血清中一氧化氮(NO)的测定 | 第60-61页 |
·总胆固醇的测定 | 第61-62页 |
·甘油三酯的测定 | 第62-63页 |
·低密度脂蛋白的测定 | 第63页 |
·高密度脂蛋白的测定 | 第63-64页 |
·肝匀浆丙二醛(MDA)的测定 | 第64-65页 |
·肝糖元的测定 | 第65-66页 |
·乳酸脱氢酶(LDH)活力的测定 | 第66页 |
·HE染色 | 第66-67页 |
·肝脏脂肪酸的气相色谱分析 | 第67-69页 |
4 结论 | 第69-70页 |
5 展望 | 第70-71页 |
6 参考文献 | 第71-77页 |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第77-78页 |
8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