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8页 |
绪论 | 第8-10页 |
第一章 模仿说的起源与历史沿革 | 第10-26页 |
第一节 柏拉图:模仿说的起源 | 第10-12页 |
第二节 亚里士多德:模仿说的发展 | 第12-17页 |
第三节 王尔德:"生活模仿艺术"说 | 第17-21页 |
第四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再提模仿说 | 第21-26页 |
第二章 模仿说的消解 | 第26-40页 |
第一节 福柯:自足的符号 | 第26-28页 |
第二节 德里达:关闭再现的艺术 | 第28-30页 |
第三节 后现代情境下的模仿与仿象 | 第30-40页 |
一、景观社会中的仿真机制 | 第30-32页 |
二、仿真与拟象:真实与再现的消解 | 第32-37页 |
三、后现代领域中依然活跃的再现艺术 | 第37-40页 |
结语 | 第40-43页 |
后记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8页 |
人名索引 | 第48-50页 |
主题索引 | 第50-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