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刑事诉讼法论文

取保候审制度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引言第9-10页
一、取保候审概述第10-16页
 (一) 取保候审的概念及特点第10-11页
  1. 取保候审的概念第10页
  2. 取保候审的特点第10-11页
 (二) 取保候审的主要内容第11-13页
  1. 取保候审的适用范围第11页
  2. 取保候审的决定机关与申请主体第11-12页
  3. 取保候审的方式与期限第12页
  4. 取保候审的执行和解除第12-13页
 (三) 取保候审的的理论基础与诉讼价值第13-16页
  1. 取保候审的理论基础第13页
  2. 取保候审的诉讼价值第13-16页
二、取保候审的法律规定与缺陷分析第16-25页
 (一) 刑事诉讼法关于取保候审的相关内容第16-19页
  1. 取保候审的法律框架与刑诉法修改过程第16页
  2. 取保候审修改情况的图表对比第16-18页
  3. 取保候审制度修改的具体情况第18-19页
 (二) 取保候审的缺陷第19-22页
  1. 取保候审实践中适用偏低,设立初衷未有效体现第19-20页
  2. 取保候审适用条件规定过于含糊,缺乏操作性第20页
  3. 取保方式比较单一,对特殊人群缺乏适用性第20-21页
  4. 取保候审具体执行的无序混乱化第21页
  5. 取保候审程序没有细化,缺少监督影响其执行效果第21-22页
 (三) 取保候审的缺陷分析第22-25页
  1. 无罪推定原则贯彻不彻底,执法观念存在偏差第22页
  2. 取保候审定位缺失,法律功能严重淡化第22-23页
  3. 取保候审制度自身存在缺陷,影响其在实践中的适用第23-25页
三、国外保释制度与我国取保候审制度的比较第25-32页
 (一) 概述国外的保释制度第25-28页
  1. 保释制度的概念与基本内容第25-26页
  2. 保释制度的理论基础第26-28页
  3. 保释制度的综合分析第28页
 (二) 保释制度与我国取保候审制度的比较第28-32页
  1. 保释制度与取保候审制度的共性第28-29页
  2. 保释制度与取保候审制度的差异第29-30页
  3. 保释制度对我国取保候审制度的借鉴意义第30-32页
四、完善现行取保候审制度的措施第32-38页
 (一) 修改取保候审的法律规定第32-33页
  1. 明确适用条件,避免立法模糊第32页
  2. 采用排除法,扩大适用范围第32-33页
  3. 完善财产担保方式第33页
  4. 明确责任,细化惩处办法第33页
 (二) 健全取保候审的司法程序第33-34页
  1. 明确检察机关对取保候审实行监督的内容第33页
  2. 建立取保候审保证金的全程监督制度第33-34页
  3. 对取保候审案件建立跟踪考察制度和建档制度第34页
  4. 完善决定权与执行权的互相制约机制第34页
 (三) 建立取保候审的风险评估机制第34-35页
 (四) 健全取保候审的证据规则第35-36页
 (五) 建立取保候审救助机制第36-38页
  1. 建立取保候审复议程序第37页
  2. 建立取保候审的诉讼机制第37-38页
结语第38-39页
参考文献第39-41页
致谢第41页

论文共4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我国刑事和解制度之构建
下一篇:环境侵权中检察机关的代表诉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