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

夏目漱石文学创作研究

中文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3页
绪论第13-18页
 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3-15页
 二、 研究现状综述第15-17页
 三、 研究方法第17-18页
第一章 夏目漱石文学观及其渊源第18-38页
 第一节 “余裕”与“非人情”第18-21页
 第二节 文学是认识要素与情绪要素的统一第21-23页
 第三节 真、善、美、庄严四要素第23-26页
 第四节 夏目漱石对英国文学的批评与接受第26-29页
 第五节 夏目漱石、森欧外与日本自然主义文学第29-38页
第二章 存在意义的迷失与价值重建第38-82页
 第一节 生存困境与变革启蒙第38-51页
  一、 生存困境第38-42页
  二、 拘泥与解脱第42-44页
  三、 变革与启蒙第44-51页
 第二节 现实中的荒谬与反叛第51-63页
  一、 相互残杀的悲剧第53-58页
  二、 牢狱与文明之船第58-60页
  三、 反抗“荒谬”第60-63页
 第三节 超越生存虚无第63-82页
  一、 三四郎的虚无世界第63-68页
  二、 黑暗与虚无第68-76页
  三、 从虚无到价值重建第76-82页
第三章 夏目漱石文学的女性观第82-109页
 第一节 认同返璞归真的女性第82-86页
 第二节 对恶女的厌憎第86-94页
 第三节 女性意识的觉醒第94-109页
  一、 对女性主体性丧失的同情第94-97页
  二、 走出男权传统的藩篱第97-104页
  三、 追求自主的爱情第104-109页
第四章 夏目漱石文学中的宗教思想第109-142页
 第一节 夏目漱石文学与基督教第109-123页
  一、 相遇《圣经》第110-111页
  二、 对宗教偶像崇拜的批判第111-114页
  三、 在信仰与疯狂之间第114-118页
  四、 先生的罪感意识与殉死第118-123页
 第二节 夏目漱石文学与禅宗第123-142页
  一、 圆觉寺参禅第124-126页
  二、 日本佛教近代化与漱石第126-128页
  三、 夏目漱石小说对禅宗形式的讽刺第128-133页
  四、 夏目漱石汉诗与禅宗精神第133-142页
第五章 走向和谐世界之路第142-159页
 第一节 自我反省意识第142-145页
 第二节 《明与暗》的意义第145-154页
  一、 津田的精神更生第146-148页
  二、 对弱势群体的悲悯情怀第148-154页
 第三节 则天去私第154-159页
结语第159-161页
参考文献第161-166页
致谢第166-167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第167-168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168页

论文共1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希利斯·米勒文学言语行为理论研究
下一篇:二十世纪美国华人文学中的中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