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视角下的河北地名浅析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引言(绪论) | 第9-11页 |
第一章 地名的若干属性 | 第11-24页 |
·地理属性 | 第11-13页 |
·地名是地理事物的表征 | 第11-12页 |
·地名反映地貌的演变 | 第12-13页 |
·地名与城市的兴衰 | 第13页 |
·语言属性 | 第13-17页 |
·语音形式分析 | 第13-14页 |
·结构类型分析 | 第14-16页 |
·词语来源分析 | 第16-17页 |
·民族属性 | 第17-18页 |
·地名与民族语言 | 第17页 |
·地名与民族关系 | 第17-18页 |
·历史属性 | 第18-22页 |
·地名反映了国家的兴衰更替 | 第19页 |
·地名显示了行政区划的沿革 | 第19页 |
·地名表现了军事建置的存在 | 第19-21页 |
·地名记载了历史事件的轮廓 | 第21-22页 |
·文化属性 | 第22-24页 |
第二章 地名命名的社会心态及社会依据 | 第24-30页 |
·社会心态 | 第24-25页 |
·求吉、求福心态 | 第24页 |
·求雅、求善心态 | 第24页 |
·重安定、和睦心态 | 第24页 |
·重禁忌心态 | 第24-25页 |
·避讳不吉词心态 | 第25页 |
·地名命名的社会依据 | 第25-30页 |
·以自然地理实体命名 | 第25-26页 |
·以动、植物或其他自然资源命名 | 第26页 |
·以姓氏命名 | 第26页 |
·以祖籍命名 | 第26页 |
·以创业时的环境、事件命名 | 第26-27页 |
·以居民职业命名 | 第27页 |
·以历史事件、人物命名 | 第27页 |
·以军事组织命名 | 第27-28页 |
·以方位、数字命名 | 第28页 |
·以寺庙命名 | 第28页 |
·以神话传说、愿望、观念命名 | 第28-30页 |
第三章 地名所蕴含的文化内容 | 第30-64页 |
·社会面貌变化的烙印 | 第30-38页 |
·社会力量对比的变化 | 第30-37页 |
·土地分配形式和社会制度的变迁 | 第37-38页 |
·意识形态发展的反映 | 第38-56页 |
·独特的燕赵风骨 | 第38-42页 |
·深厚的学术科学底蕴 | 第42-47页 |
·广泛的宗教传播 | 第47-54页 |
·传统的宗法观念 | 第54-56页 |
·物质文明发展的沉淀 | 第56-64页 |
·世界文明史的奇迹---长城与地名 | 第56-57页 |
·国家经济诸领域的发展与地名 | 第57-64页 |
结论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7页 |
后记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