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超效率DEA模型的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效率实证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目录 | 第9-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4页 |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选题意义 | 第13-14页 |
·理论意义 | 第13-14页 |
·现实意义 | 第14页 |
·文献综述 | 第14-20页 |
·国外关于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研究 | 第15-17页 |
·国内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相关文献 | 第17-20页 |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第20-21页 |
·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本文主要创新之处 | 第21页 |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21-22页 |
·本文研究流程图 | 第22-24页 |
第2章 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理论基础分析 | 第24-35页 |
·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内涵 | 第24-25页 |
·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分类 | 第25页 |
·商业银行经营效率分析的理论基础 | 第25-29页 |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 | 第25-27页 |
·西方经济学的效率理论 | 第27-28页 |
·当代经济学的发展对银行效率理论的解释 | 第28-29页 |
·影响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综合因素 | 第29-34页 |
·宏观因素 | 第29-31页 |
·中观因素 | 第31-32页 |
·微观因素 | 第32-34页 |
·小结 | 第34-35页 |
第3章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评价模型 | 第35-45页 |
·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评价方法 | 第35-38页 |
·传统评价方法 | 第35-36页 |
·前沿效率分析法 | 第36-38页 |
·效率评价模型及其拓展 | 第38-44页 |
·传统 DEA 模型 | 第38-42页 |
·超效率 DEA 模型 | 第42-43页 |
·Malmquist 指数模型 | 第43-44页 |
·小结 | 第44-45页 |
第4章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实证分析 | 第45-71页 |
·评价指标的选取方法及原则 | 第45-47页 |
·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 第47页 |
·未考虑风险的效率分析 | 第47-63页 |
·我国商业银行静态效率评价的实证分析 | 第48-56页 |
·我国商业银行动态效率评价的实证分析 | 第56-63页 |
·考虑风险的效率对比分析 | 第63-69页 |
·静态效率的对比分析 | 第63-67页 |
·动态效率的对比分析 | 第67-69页 |
·小结 | 第69-71页 |
第5章 总结与对策建议 | 第71-76页 |
·全文总结 | 第71-72页 |
·对策与建议 | 第72-76页 |
·继续深化国有控股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 | 第72-73页 |
·建立商业银行高效的监管机制 | 第73页 |
·优化银行资产规模 | 第73-74页 |
·提高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 | 第74页 |
·加快我国商业银行技术进步和金融创新 | 第74-75页 |
·加强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80-81页 |
致谢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