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生产管理论文--企业技术管理论文

论企业技术性风险及防范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插图索引第11-12页
附表索引第12-13页
第1章 绪论第13-18页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3-15页
     ·选题背景第13-14页
     ·研究意义第14-15页
   ·国内外研究综述及评价第15-16页
     ·国外研究综述第15页
     ·国内研究综述第15-16页
     ·国内外研究状况的基本评价第16页
   ·研究思路、方法和主要内容第16-18页
     ·研究思路第16-17页
     ·研究方法第17页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7-18页
第2章 企业技术性风险的概述第18-27页
   ·企业技术性风险的概述第18-22页
     ·企业技术性风险的内涵第18-19页
     ·企业技术性风险的特征第19-22页
     ·企业技术性风险的分类第22页
   ·企业技术性风险产生的根源第22-27页
     ·主体因素:认识的局限性第22-23页
     ·客体因素:技术本身的复杂性第23-24页
     ·历史因素:技术应用的功利性第24页
     ·社会因素:技术选择的偏颇第24-25页
     ·作业因素:技术操作的专业性第25页
     ·环境因素:技术环境的多变性第25-27页
第3章 企业技术性风险识别第27-33页
   ·风险识别的原则第27-28页
     ·客观性原则第27页
     ·全面性原则第27页
     ·动态性原则第27-28页
     ·前瞻性原则第28页
   ·风险识别的方法第28-29页
     ·流程识别法第28页
     ·专家调查列举法第28-29页
     ·分解识别法第29页
   ·我国企业存在的主要技术性风险第29-33页
     ·技术创造风险第29-30页
     ·技术应用风险第30-31页
     ·技术转移风险第31-33页
第4章 企业技术性风险评价体系的建构第33-45页
   ·评价的目的、步骤和方法第33-34页
     ·评价目的和步骤第33页
     ·评价方法第33-34页
   ·建立风险评价数学模型第34-40页
     ·建立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第34-36页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第36页
     ·确立评价指标集和等级评语集第36-37页
     ·建立指标权重矩阵和评价矩阵第37-39页
     ·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第39-40页
   ·企业外包技术研发项目案例分析第40-45页
     ·案例基本情况简介第41页
     ·技术性风险评价的分析过程第41-43页
     ·风险评价的结论和评语第43-45页
第5章 企业技术性风险的防范第45-59页
   ·微观层面:企业主动防范第45-52页
     ·构建企业风险预警系统第45-46页
     ·实施风险防范应对策略第46-48页
     ·推动企业技术的生态化实施第48-49页
     ·加快构建企业技术伦理体系第49-52页
   ·中观层面:行业协会协同防范第52-55页
     ·建立行业风险预警机制第52-53页
     ·加强行业自律,规范成员行为第53页
     ·建立行业风险基金,依法维护成员权益第53-54页
     ·推动国际标准行业化,自主技术标准国际化第54-55页
   ·宏观层面:政府协助防范第55-59页
     ·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及时提供服务信息第56-57页
     ·科学制定科技发展规划,发挥政策引导功能第57页
     ·加强政府协调控制,完善科技立法体系和规范执法第57-59页
结语第59-61页
参考文献第61-64页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64-65页
附录 B 专家调查问卷第65-67页
致谢第67-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信贷周期与经济周期的相关性研究
下一篇:奖惩系统在财产保险公司经济资本配置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