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8页 |
引言 | 第8-11页 |
第一章 就业歧视的含义与禁止就业歧视的依据 | 第11-16页 |
一、 就业歧视 | 第11-13页 |
(一) 歧视与就业歧视 | 第11-12页 |
(二) 合理甄选 | 第12-13页 |
二、 禁止就业歧视的依据 | 第13-14页 |
三、 确立就业歧视法律认定标准的意义 | 第14-16页 |
第二章 国际与国外关于就业歧视的规定 | 第16-23页 |
一、 国际相关法律规定 | 第16-17页 |
二、 国外法律相关规定 | 第17-23页 |
(一) 欧盟反歧视法律规定 | 第17-19页 |
(二) 加拿大禁止就业歧视法律规定与司法实践 | 第19-21页 |
(三) 美国反就业歧视法的相关规定 | 第21-22页 |
(四) 英国就业歧视相关规定 | 第22-23页 |
第三章 我国禁止就业歧视法律规定 | 第23-27页 |
一、宪法——禁止就业歧视的立法基础 | 第23页 |
二、劳动法——禁止就业歧视的最基本规定 | 第23-24页 |
三、就业促进法——对就业歧视做出较为详尽的最新规定 | 第24-25页 |
四、女职工权益保障相关的法律——禁止就业中的性别歧视 | 第25页 |
五、残疾人权益保障相关的法律——禁止就业中的残疾歧视 | 第25页 |
六、其他规范性文件 | 第25-27页 |
第四章 就业歧视几大认定标准 | 第27-33页 |
一、 是否存在相同情况下的差别待遇 | 第27页 |
二、 是否使得弱势群体面临更加不利的后果 | 第27-28页 |
三、 是否具有正当的职业资格 | 第28-29页 |
四、 是否损害了个人尊严 | 第29-30页 |
五、 骚扰也是就业歧视 | 第30-31页 |
六、 特殊措施不是就业歧视 | 第31-32页 |
七、 “故意”不是就业歧视的必要条件 | 第32-33页 |
第五章 我国认定就业歧视应注意区别的界限 | 第33-38页 |
一、 是否存在相同情况下的差别待遇——直接歧视 | 第33-34页 |
二、 是否具有正当的职业资格 | 第34-35页 |
三、 是否损害了个人尊严 | 第35页 |
四、 职场骚扰属于就业歧视 | 第35-36页 |
五、 特殊措施是就业歧视的例外 | 第36页 |
六、 采用过错推定责任原则 | 第36-38页 |
结语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43-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