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第一章 刑事司法公共事件与舆论监督概述 | 第10-27页 |
一、 刑事司法公共事件概述 | 第10-23页 |
(一) 刑事司法公共事件的定义 | 第10页 |
(二) 刑事司法公共事件的意义 | 第10-12页 |
(三) 刑事司法公共事件的成因分析 | 第12-23页 |
二、 舆论监督概述 | 第23-27页 |
(一) 什么是“舆论” | 第23页 |
(二) 什么是舆论监督 | 第23-27页 |
第二章 域外关于舆论监督的立法考察 | 第27-34页 |
一、 英国的相关制度考察 | 第27-30页 |
(一) 报道限制 | 第27-28页 |
(二) 藐视法庭罪的设置 | 第28-29页 |
(三) 作为重新审判的理由 | 第29-30页 |
二、 美国的相关制度 | 第30-32页 |
(一) 对新闻媒体的限制性命令 | 第30页 |
(二) 对新闻媒体的事后刑事处罚 | 第30-31页 |
(三) 诉讼发表规则 | 第31页 |
(四) 诉诸特别的司法程序 | 第31-32页 |
三、 大陆法系主要国家的立法和实践 | 第32-34页 |
第三章 关于规制我国舆论监督行为的构想 | 第34-45页 |
一、 完善新闻立法 | 第34-36页 |
(一) 我国舆论立法的现状 | 第34-35页 |
(二) 对未来新闻立法的设想 | 第35-36页 |
二、 加强相关司法制度的完善,真正树立司法权威 | 第36-40页 |
(一) 进一步完善公开审判制度 | 第36-38页 |
(二) 提高法官的专业素质,不断推进法官职业化、精英化建设 | 第38-39页 |
(三) 规范裁判文书的写作,增强裁判文书的说理性和透明化 | 第39-40页 |
三、 构建舆论与司法沟通、对话的常规渠道 | 第40-41页 |
四、 法院要以更加宽容的态度面对媒体 | 第41-42页 |
五、 加强媒体自律,强化媒体责任意识 | 第42-45页 |
(一) 法制新闻报道要遵循真实性、客观性、规范性和连续性原则 | 第42页 |
(二) 培养法治新闻的专业从业人员 | 第42-43页 |
(三) 奉行新闻专业主义,明确媒体人在报道公共事件时的社会责任 | 第43页 |
(四) 建立媒体自律和纠错问责机制 | 第43-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