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前言 | 第7-8页 |
一、自有法入,从无法出 | 第8-9页 |
二、集大成者,不拘一格 | 第9-10页 |
三、黄永玉中国彩墨画风格形成探讨 | 第10-24页 |
(一) 黄永玉彩墨画的思想基础 | 第10-15页 |
1、唯楚有才,系出凤凰 | 第10-11页 |
2、计黑当白,笔法天然 | 第11-13页 |
3、兼容并蓄,哲思天下 | 第13-15页 |
(二) 美学基础 | 第15-20页 |
1、绘画事业的开始源自于对漫画的喜爱 | 第15-16页 |
2、对漫画启蒙老师—张乐平的崇拜 | 第16-18页 |
3、黄永玉在美术学院的学习 | 第18-19页 |
4、从文艺复兴到印象派等西方美术的研究和吸收 | 第19-20页 |
(三) 黄永玉彩墨画的文学基础 | 第20-24页 |
1、书香门第,硕学通儒 | 第20页 |
2、幼学琼林,天资聪慧 | 第20-22页 |
3、黄永玉受左翼思潮、沈从文的影响 | 第22-24页 |
四、黄永玉代表作品及风格 | 第24-35页 |
(一) 黄永玉人物代表作品《大画水浒》及其风格研究 | 第24-25页 |
(二) 黄永玉的花鸟写意的代表作品《荷》系列研究 | 第25-29页 |
1、探索选题原因 | 第26-27页 |
2、绘画形式研究 | 第27-29页 |
(三) 黄永玉绘画特色 | 第29-35页 |
1、擅长幽默讽刺,发人深省的漫画形式 | 第29-31页 |
2、绚丽多姿的装饰风格 | 第31-32页 |
3、以书为骨的笔墨情趣 | 第32-33页 |
4、以诗为魂的文学意境 | 第33-34页 |
5、去皮存骨的抽象绘画语言 | 第34-35页 |
五、研究黄永玉的现实意义 | 第35-38页 |
结语 | 第38-39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39-40页 |
附录 | 第40-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