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分则论文--贪污贿赂罪论文

论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

内容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2页
引言第12-13页
一、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概述第13-16页
 (一) 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立法沿革第13-14页
 (二) 国外主要国家关于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立法概述第14-15页
  1.德国的相关立法情况第14页
  2.美国的相关立法情况第14页
  3.法国的相关立法情况第14-15页
  4.俄罗斯的相关立法情况第15页
 (三) 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社会危害第15-16页
  1.违背公平竞争规则和破坏市场交易秩序第15页
  2.诱发腐败行为和经济违法犯罪行为第15页
  3.不利于建立商业信誉和商业道德第15-16页
  4.影响国家的经济发展态势第16页
二、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主体要件和客观要件解析第16-24页
 (一) 犯罪主体第16-21页
  1.国有单位中非国家工作人员范围的界定第16-18页
  2.非国有单位中非国家工作人员范围的界定第18-21页
 (二) 犯罪客观方面第21-24页
  1.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一般行为的客观要件第21-24页
  2.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特殊行为的客观要件第24页
三、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司法认定第24-32页
 (一) 罪与非罪的区分第25-26页
  1.准确界定正常商业回扣与商业贿赂第25页
  2.本罪与正当礼尚往来的区别第25页
  3.本罪与合法手续费的区别第25-26页
 (二) 本罪与受贿罪的区别第26-27页
  1.犯罪主体不同第26页
  2.客观方面不同第26页
  3.犯罪所侵犯的客体不同第26页
  4.危害性和法定刑不同第26-27页
 (三) 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既遂与未遂的认定第27-28页
  1.关于既遂与未遂的三种学说第27页
  2.对以上学说的评价第27-28页
 (四) 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共同犯罪的认定第28-31页
  1.有身份者与无身份者之间共犯关系的认定第28-29页
  2.不同种类身份者之间共犯关系的认定第29-31页
 (五) 贿赂内容的争议第31-32页
  1.学界的几种观点第31页
  2.对以上几种观点的评述第31-32页
四、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立法完善建议第32-34页
 (一) 立法应扩大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贿赂范围第32页
 (二) 增设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间接受贿行为为犯罪行为第32-33页
 (三) 增设罚金刑第33页
 (四) 增设资格刑第33-34页
结语第34-35页
致谢第35-36页
参考文献第36-37页

论文共3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国有大型房地产企业发展战略研究
下一篇: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研究--以山西蒲县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