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0页 |
1 绪论 | 第10-15页 |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现实意义 | 第11-12页 |
·理论意义 | 第12页 |
·可能的新意 | 第12-13页 |
·研究框架 | 第13-15页 |
2 相关文献综述 | 第15-25页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5-18页 |
·知识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KM) | 第15-17页 |
·知识产权(Intellectual Property,IP) | 第17-18页 |
·相关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 | 第18-24页 |
·知识管理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 | 第18-20页 |
·知识产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 第20-22页 |
·知识产权保护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 | 第22-23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状况简评 | 第23-24页 |
·小结 | 第24-25页 |
3 国外企业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模式比较 | 第25-37页 |
·美国企业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与有效运用 | 第25-28页 |
·美国知识产权相关制度发展简史 | 第25-27页 |
·美国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模式 | 第27-28页 |
·日本企业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与有效运用 | 第28-29页 |
·日本知识产权相关制度发展简史 | 第28页 |
·日本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模式 | 第28-29页 |
·德国企业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与有效运用 | 第29-31页 |
·德国知识产权相关制度发展简史 | 第29-30页 |
·德国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模式 | 第30-31页 |
·国外企业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模式的比较及借鉴 | 第31-35页 |
·美、日、德三国知识产权相关制度的比较与借鉴 | 第31-33页 |
·美、日、德三国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模式的比较与借鉴 | 第33-35页 |
·小结 | 第35-37页 |
4 辽宁省企业知识产权保护与知识管理相匹配的路径模式 | 第37-52页 |
·辽宁省企业知识产权及其保护现状 | 第37-41页 |
·辽宁省知识产权拥有量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 | 第37-39页 |
·辽宁省知识产权分布情况 | 第39-41页 |
·知识创造中的企业知识产权保护 | 第41-44页 |
·注重并加大对人力资源和研发等资本的投资力度 | 第41-42页 |
·建立明确的权利归属制度和完善的激励制度 | 第42-43页 |
·建立研发日志 | 第43-44页 |
·知识传播与共享中的企业知识产权保护 | 第44-47页 |
·建立企业内部知识库 | 第44-45页 |
·促进隐性知识显性化 | 第45-46页 |
·建立约束惩罚机制 | 第46-47页 |
·知识应用中的企业知识产权保护 | 第47-49页 |
·注重产学研用的进一步合作 | 第47-48页 |
·组建企业内专业化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 | 第48-49页 |
·建立科学的知识产权申请评估体系 | 第49页 |
·完善辽宁省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其他对策建议 | 第49-51页 |
·加强知识产权司法、执法强度和惩罚力度 | 第49-50页 |
·充分发挥政府的支持引导作用 | 第50-51页 |
·小结 | 第51-52页 |
5 研究结论与局限 | 第52-54页 |
·主要结论 | 第52页 |
·研究取得的进展 | 第52-53页 |
·局限与展望 | 第53-54页 |
附录 | 第54-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3页 |
后记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