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1-16页 |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理论意义 | 第11页 |
·实践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2-14页 |
·国外研究概况 | 第12-13页 |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3-14页 |
·研究述评 | 第14页 |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4-16页 |
·研究思路 | 第14-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第二章 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的基本理论 | 第16-20页 |
·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的内涵 | 第16-18页 |
·专业的含义 | 第16页 |
·认同的内涵 | 第16-17页 |
·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的内涵及特征 | 第17-18页 |
·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的层次与类型 | 第18页 |
·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的层次 | 第18页 |
·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的类型 | 第18页 |
·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的主要内容与发展阶段 | 第18-20页 |
·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的主要内容 | 第18-19页 |
·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发展阶段 | 第19-20页 |
第三章 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的价值分析 | 第20-23页 |
·学生专业认同与学业生涯的意义 | 第20-21页 |
·专业认同促使学生专业学习主体性的发挥 | 第20-21页 |
·有助于学生获取学业成就感 | 第21页 |
·专业认同是专业成长的内在基础 | 第21页 |
·专业认同对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的意义 | 第21-23页 |
·专业认同有利学生未来职业决策 | 第21页 |
·专业认同将为学生未来职业成长奠定基础 | 第21-23页 |
第四章 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的实证研究 | 第23-38页 |
·研究工具设计 | 第23-26页 |
·问卷编制依据 | 第23页 |
·形成预测问卷 | 第23-25页 |
·形成正式问卷 | 第25-26页 |
·研究对象及样本选取 | 第26-27页 |
·研究对象 | 第26页 |
·样本选取 | 第26-27页 |
·研究程序 | 第2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7-36页 |
·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状况分析 | 第27-30页 |
·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特点分析 | 第30-33页 |
·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相关性分析 | 第33-36页 |
·学生专业认同研究的结论及学生专业认同存在的问题 | 第36-38页 |
·学生专业认同研究的结论 | 第36-37页 |
·学生专业认同存在的问题 | 第37-38页 |
第五章 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 第38-43页 |
·学生个体层面对专业认同的影响因素 | 第38-40页 |
·学生对职业技术教育学这一专业的理解 | 第38-39页 |
·学生选择职业技术教育学的初衷及动机 | 第39页 |
·学生个体对专业的期望 | 第39-40页 |
·学校层面对学生专业认同的影响因素 | 第40-42页 |
·学校研究生培养体系对学生专业认同的影响 | 第40页 |
·教学质量对学生专业认同的影响 | 第40-41页 |
·师资水平对学生专业认同的影响 | 第41页 |
·科研氛围对学生专业认同的影响 | 第41-42页 |
·社会层面对学生专业认同的影响因素 | 第42-43页 |
·社会的认知对学生专业认同的影响 | 第42页 |
·社会的认可对学生专业认同的影响 | 第42-43页 |
第六章 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发展的策略和条件 | 第43-47页 |
·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发展的策略 | 第43-44页 |
·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 第43页 |
·提高学生自我调节能力 | 第43-44页 |
·培养学生的专业情感 | 第44页 |
·学生专业认同发展的外部支持条件与保障 | 第44-47页 |
·就学学校的支持与保障 | 第44-46页 |
·教育行政机构的支持与保障 | 第46-47页 |
结束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附录 | 第50-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作者简介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