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一部分 研究综述与问题提出 | 第11-24页 |
1 创造力 | 第12-13页 |
·创造力的界定 | 第12页 |
·创造力的测量 | 第12-13页 |
2 自我决定理论 | 第13-19页 |
·内在心理需要 | 第14-15页 |
·目标内容 | 第15-17页 |
·动机调节方式 | 第17-19页 |
·内部动机与内部心理需要 | 第17页 |
·外部动机与内化 | 第17-19页 |
3 目标内容与行为结果和情感经验 | 第19-22页 |
4 问题提出 | 第22-24页 |
·已有研究的不足 | 第22页 |
·本研究的目的 | 第22-23页 |
·研究问题与假设 | 第23-24页 |
第二部分 预备研究 | 第24-28页 |
1 被试 | 第24页 |
2 测量工具 | 第24-25页 |
·生活愿望量表 | 第24页 |
·任务动机调节方式量表 | 第24-25页 |
·内部心理需要满足量表 | 第25页 |
·创造思维测验 | 第25页 |
3 施测程序 | 第25-26页 |
·问卷翻译 | 第25-26页 |
·施测 | 第26页 |
4 统计分析 | 第26页 |
5 研究结果 | 第26-28页 |
·目标内容重要性调查结果 | 第26页 |
·生活愿望量表结构效度以及内部一致性信度分析 | 第26-27页 |
·任务动机调节方式量表结构效度及内部一致性信度分析 | 第27页 |
·内部心理需要满足量表结构效度及内部一致性信度分析 | 第27-28页 |
第三部分 正式研究 | 第28-41页 |
1 研究一 | 第28-37页 |
·研究目的 | 第28页 |
·研究方法 | 第28-29页 |
·被试 | 第28页 |
·研究工具 | 第28-29页 |
·研究程序 | 第29页 |
·研究结果 | 第29-37页 |
·“上网故事”测验的信度 | 第29页 |
·目标内容相关分析 | 第29-30页 |
·动机调节方式相关分析 | 第30-31页 |
·目标内容、动机调节方式、内部心理需要与创造思维以及创造性产品分数之间的相关分析 | 第31-32页 |
·内部目标倾向对创造思维及创造性产品的预测 | 第32-33页 |
·自主动机、控制动机对创造力的预测 | 第33-34页 |
·内部心理需要对创造力的预测作用分析 | 第34-35页 |
·内部目标倾向影响创造力的作用途径分析 | 第35-37页 |
2 研究二 | 第37-41页 |
·研究目的 | 第37页 |
·研究方法 | 第37-38页 |
·被试 | 第37页 |
·工具 | 第37页 |
·研究程序 | 第37-38页 |
·研究结果 | 第38-41页 |
·指导语效果 | 第38页 |
·三组被试创造思维和创造性产品分析 | 第38-39页 |
·目标内容匹配观点检验 | 第39-41页 |
第四部分 讨论 | 第41-46页 |
1 目标内容与创造力 | 第41-42页 |
·目标内容倾向与创造力 | 第41-42页 |
·目标内容启动对创造力的影响 | 第42页 |
2 动机调节方式、内部心理需要与创造力 | 第42-43页 |
3 创造思维与创造性产品 | 第43-44页 |
4 目标内容影响创造力的机制分析 | 第44-45页 |
5 研究的理论和实践启示及未来研究方向 | 第45-46页 |
第五部分 研究结论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6页 |
附录 | 第56-61页 |
附录1 | 第56-57页 |
附录2 | 第57-60页 |
附录3 | 第60-61页 |
学术论文目录 | 第61-62页 |
后记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