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盐富集型人工湿地系统脱氮除磷能力研究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3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32页 |
| ·水体富营养化现状 | 第13-17页 |
| ·富营养化概述 | 第13-14页 |
| ·国内外水体富营养化现状 | 第14-15页 |
| ·湖泊富营养化的原因及主要控制技术 | 第15-17页 |
| ·人工湿地技术 | 第17-29页 |
| ·人工湿地技术概述 | 第17-20页 |
| ·人工湿地用于脱氮除磷的发展应用 | 第20-23页 |
| ·人工湿地技术存在的问题及技术发展 | 第23-27页 |
| ·营养盐富集型基质开发与研究应用 | 第27-29页 |
| ·营养盐富集型人工湿地技术 | 第29-32页 |
| 第二章 研究目的、内容和方法 | 第32-39页 |
|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32-33页 |
| ·课题依托来源 | 第32页 |
| ·课题目的与意义 | 第32-33页 |
| ·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33-35页 |
| ·课题研究内容 | 第33-35页 |
| ·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35页 |
| ·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 | 第35-37页 |
| ·试验仪器与药剂 | 第37页 |
| ·数据测定标准方法 | 第37-39页 |
| 第三章 营养盐富集型人工湿地植物筛选研究 | 第39-49页 |
| ·研究目的 | 第39页 |
|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39-43页 |
| ·试验材料 | 第39-41页 |
| ·试验用水 | 第41页 |
| ·湿地植物 | 第41-42页 |
| ·试验运行与管理 | 第42页 |
| ·分析项目与分析方法 | 第42-43页 |
| ·试验结果与讨论 | 第43-48页 |
| ·育种试验 | 第43-45页 |
| ·育苗试验 | 第45-48页 |
| ·本章结论 | 第48-49页 |
| 第四章 营养盐富集型人工湿地氮磷去除试验研究 | 第49-68页 |
| ·试验目的 | 第49页 |
| ·试验材料 | 第49-52页 |
| ·基质 | 第49-50页 |
| ·模拟人工湿地系统试验装置 | 第50-51页 |
| ·试验用水 | 第51-52页 |
| ·试验方案 | 第52-53页 |
| ·单一基质对氮磷吸附能力研究 | 第53-54页 |
| ·盆栽模型去除水中氮磷能力研究 | 第54-60页 |
| ·单一添加基质试验模型去除氮磷能力研究 | 第54-57页 |
| ·混合添加基质模型去除氮磷能力研究 | 第57-60页 |
| ·连续流人工湿地模型去除水中氮磷能力研究 | 第60-67页 |
| ·立柱模型对于氮磷去除能力研究 | 第60-63页 |
| ·水箱模型对于氮磷去除能力研究 | 第63-67页 |
| ·本章结论 | 第67-68页 |
| 第五章罗时江入湖河口人工湿地示范工程设计 | 第68-76页 |
| ·工程概况 | 第68-70页 |
| ·流域概况 | 第68页 |
| ·工程设计规模与目标 | 第68-69页 |
| ·项目规划 | 第69-70页 |
| ·设计原则和依据 | 第70-71页 |
| ·设计方案 | 第71-72页 |
| ·工艺方案比较与选择 | 第71页 |
| ·设计工艺流程 | 第71-72页 |
| ·主要单元及设备 | 第72-76页 |
| ·提升泵 | 第72页 |
| ·集水井 | 第72页 |
| ·配水渠 | 第72页 |
| ·示范区 | 第72-73页 |
| ·试验区 | 第73-76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76-78页 |
| ·主要结论 | 第76页 |
| ·研究展望 | 第76-78页 |
| 参考文献 | 第78-84页 |
| 致谢 | 第84-86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第86-87页 |
| 附录 | 第87-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