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1-6页 |
| 摘要 | 第6-8页 |
| ABSTRACT | 第8-15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32页 |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5-16页 |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6-32页 |
| ·雨滴侵蚀与片蚀的研究进展 | 第16-18页 |
| ·影响坡面土壤侵蚀因素的研究 | 第18-23页 |
| ·坡面土壤侵蚀过程中土壤养分迁移 | 第23-27页 |
| ·土壤侵蚀空间分布研究 | 第27-31页 |
| ·存在的问题 | 第31-32页 |
| 第二章 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法 | 第32-46页 |
| ·研究目标 | 第32页 |
| ·研究内容 | 第32-33页 |
| ·研究区概况 | 第33-34页 |
| ·小流域概况 | 第34-35页 |
| ·技术路线和工作进度 | 第35-37页 |
| ·技术路线 | 第35-36页 |
| ·工作进度 | 第36-37页 |
| ·研究方法 | 第37-45页 |
| ·坡面土壤侵蚀过程机理的研究方法 | 第37-42页 |
| ·近地表水文条件和雨滴打击对养分迁移影响的研究方法 | 第42-45页 |
| ·小流域土壤侵蚀空间分布的研究方法 | 第45页 |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 第三章 雨滴打击对坡面土壤侵蚀的作用 | 第46-57页 |
| ·雨滴打击对坡面侵蚀产流产沙的贡献 | 第46-48页 |
| ·雨滴打击对坡面侵蚀产流的贡献 | 第46-47页 |
| ·雨滴打击对坡面侵蚀产沙的贡献 | 第47-48页 |
| ·雨滴打击对坡面侵蚀产流产沙过程的影响 | 第48-50页 |
| ·雨滴侵蚀下的径流水力学特征 | 第50-53页 |
| ·雨滴打击对径流水力学特性的影响 | 第50-51页 |
| ·雨滴侵蚀与水力学参数的关系 | 第51-53页 |
| ·雨滴侵蚀的产沙水动力机制 | 第53-56页 |
| ·雨滴打击对临界侵蚀水动力条件的影响 | 第53-55页 |
| ·雨滴侵蚀与水动力参数的定量分析 | 第55-56页 |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 第四章 壤中流与地表径流共同作用下的坡面土壤侵蚀机理 | 第57-64页 |
| ·壤中流对土壤侵蚀影响的理论依据 | 第57-58页 |
| ·壤中流与地表径流共同作用下的径流量和土壤侵蚀量 | 第58-59页 |
| ·壤中流与地表径流共同作用下的侵蚀产沙特征 | 第59-60页 |
| ·壤中流与地表径流共同作用下的径流水力学特性 | 第60-61页 |
| ·壤中流与地表径流共同作用下的侵蚀产沙水动力机制 | 第61-62页 |
| ·讨论 | 第62-63页 |
| ·壤中流条件下雨滴打击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 第62页 |
| ·壤中流与地表径流作用下雷诺数与阻力系数的关系 | 第62-63页 |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 第五章 影响黑土区坡面土壤侵蚀的主要因素分析 | 第64-84页 |
| ·雨强和坡度对坡面侵蚀过程的综合影响 | 第64-69页 |
| ·雨型对坡面土壤侵蚀过程的影响 | 第69-80页 |
| ·不同雨型下的径流量和侵蚀量 | 第69-70页 |
| ·不同雨型下径流率和产沙率的关系 | 第70-72页 |
| ·雨强发生时序对径流量和侵蚀量的影响 | 第72-75页 |
| ·雨强发生时序对侵蚀产流产沙特征的影响 | 第75-80页 |
| ·秸秆覆盖对坡面侵蚀过程的影响 | 第80-82页 |
| ·不同雨强和坡度下秸秆覆盖对坡面土壤侵蚀过程的影响 | 第80-81页 |
| ·不同雨型下秸秆覆盖对坡面土壤侵蚀过程的影响 | 第81-82页 |
| ·本章小结 | 第82-84页 |
| 第六章 试验条件下坡面土壤侵蚀的动力学机理 | 第84-113页 |
| ·坡面径流水力学特性 | 第84-97页 |
| ·不同雨强和坡度下的径流水力学特性 | 第84-93页 |
| ·不同雨型下的径流水力学特性 | 第93-97页 |
| ·坡面侵蚀产沙水动力机制 | 第97-104页 |
| ·不同雨强和坡度下的侵蚀产沙水动力机制 | 第97-99页 |
| ·不同雨型下的侵蚀产沙水动力机制 | 第99-104页 |
| ·影响坡面土壤侵蚀的主控因子分析 | 第104-111页 |
| ·雨滴打击与径流共同作用下影响侵蚀的主控因子分析 | 第104-107页 |
| ·径流侵蚀下影响侵蚀的主控因子分析 | 第107-110页 |
| ·坡面土壤侵蚀量的估算方程 | 第110-111页 |
| ·本章小结 | 第111-113页 |
| 第七章 坡面侵蚀过程中土壤养分迁移研究 | 第113-132页 |
| ·不同近地表水文条件下土壤养分随径流的流失 | 第113-114页 |
| ·不同近地表水文条件下土壤养分随泥沙的流失 | 第114-116页 |
| ·径流中养分浓度的动态变化与定量分析 | 第116-121页 |
| ·径流中养分浓度的动态变化 | 第117-119页 |
| ·径流中养分浓度动态变化的定量描述 | 第119-121页 |
| ·不同近地表水文条件下土壤养分的剖面分布 | 第121-123页 |
| ·不同近地表水文条件下土壤养分混合深度确定 | 第123-124页 |
| ·壤中流流量对坡面土壤养分迁移的影响 | 第124-127页 |
| ·壤中流流量对土壤侵蚀过程的影响 | 第124-125页 |
| ·壤中流流量对土壤养分随径流流失的影响 | 第125-126页 |
| ·壤中流流量对土壤养分随泥沙流失的影响 | 第126-127页 |
| ·讨论 | 第127-130页 |
| ·近地表水文条件对养分流失的影响 | 第127-130页 |
| ·雨滴打击对养分流失的影响 | 第130页 |
| ·本章小结 | 第130-132页 |
| 第八章 黑土区小流域土壤侵蚀空间分布特征 | 第132-140页 |
| ·背景值的确定 | 第132-133页 |
| ·(137)~Cs 含量的剖面分布特征 | 第133-134页 |
| ·(137)~Cs 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 | 第134-135页 |
| ·流域土壤侵蚀空间分布特征 | 第135-137页 |
| ·流域沟道侵蚀沉积的分布特征 | 第137-138页 |
| ·流域侵蚀和沉积速率的定量分析 | 第138页 |
| ·侵蚀速率与坡度的关系 | 第138-139页 |
| ·本章小结 | 第139-140页 |
| 第九章 主要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140-145页 |
| ·主要结论 | 第140-143页 |
| ·雨滴打击对坡面土壤侵蚀的作用 | 第140页 |
| ·壤中流与地表径流共同作用下的坡面侵蚀机理 | 第140-141页 |
| ·影响黑土区坡面土壤侵蚀的主要因素 | 第141页 |
| ·不同试验条件下坡面土壤侵蚀的动力学机理 | 第141-142页 |
| ·坡面侵蚀过程中土壤养分迁移研究 | 第142-143页 |
| ·黑土区小流域土壤侵蚀空间分布特征 | 第143页 |
| ·主要创新点 | 第143-144页 |
| ·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 第144-145页 |
| 参考文献 | 第145-160页 |
| 作者简介 | 第1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