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分则论文

黑社会组织犯罪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导言第10-11页
第一章 黑社会犯罪概述第11-18页
 第一节 黑社会的概念与特征第11-14页
  一、黑社会的概念第11-12页
  二、黑社会组织的特征第12-14页
 第二节 理性看待黑社会组织的存在与发展第14-18页
  一、黑社会起源于社会发展不平衡第14-15页
  二、黑社会传承于亚文化的积淀第15-16页
  三、黑社会孳生于腐败导致的权力寻租第16-18页
第二章 我国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基本问题第18-26页
 第一节 我国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概述第18-22页
  一、我国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的立法脉络第18-20页
  二、我国刑法中黑社会性质组织中“性质”的内涵分析第20-22页
 第二节 我国黑社会犯罪的发展与转型第22-26页
  一、我国黑社会犯罪的发展趋势第22-24页
  二、我国黑社会在现代社会面临的转型第24-26页
第三章 黑社会组织犯罪的司法认定第26-39页
 第一节 黑社会组织与其他近似概念的区别第26-28页
  一、黑社会组织与黑恶势力的区别第26-27页
  二、黑社会组织与一般犯罪集团的区别第27-28页
 第二节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罪名分析第28-29页
  一、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第28页
  二、入境发展黑社会组织罪第28-29页
  三、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第29页
 第三节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罪数研究第29-33页
  一、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罪数形态的实践分歧第29-31页
  二、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一罪数罪的理论争议第31-33页
 第四节 黑社会组织的成员认定第33-39页
  一、黑社会组织人数下限问题第33-34页
  二、“组织者”、“领导者”司法认定第34-36页
  三、“积极参加者”司法认定第36-37页
  四、“参加者”司法认定第37页
  五、黑社会组织成员的转化第37-39页
第四章 黑社会组织犯罪的立法研究第39-51页
 第一节 我国黑社会组织犯罪刑事立法的现实困境第39-42页
  一、罪名设置缺乏完备性第39页
  二、法条设置缺乏针对性第39-40页
  三、刑罚设置缺乏科学性第40-41页
  四、配套规定与刑事程序缺乏健全性第41-42页
 第二节 我国打击黑社会组织犯罪对策完善第42-51页
  一、黑社会犯罪的罪名完善第42-43页
  二、加强黑社会犯罪法条的针对性第43-45页
  三、完善黑社会犯罪刑罚的科学性第45-46页
  四、健全配套的法律法规第46-48页
  五、建立特别的刑事司法制度第48-51页
结语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5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55-56页
后记第56-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聚众犯罪概念释疑与主体解构
下一篇:财经犯罪刑法补充性评价--“条件性出罪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