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区邻里隔阂及其公共治理--以长沙S社区为例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9-19页 |
·研究意义 | 第9-12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19页 |
第二章 邻里交往的现实场景及其困局 | 第19-29页 |
·个案社区的概况 | 第19-21页 |
·邻里空间中的互动实践 | 第21-29页 |
·邻里空间内的生活:几幅不同的景象 | 第21-24页 |
·邻里社区内的秩序:区内活动的积极分子 | 第24-26页 |
·邻里空间中的纠纷:利益的驱使 | 第26-29页 |
第三章 组织变迁、空间变换与邻里隔阂的生长 | 第29-42页 |
·社会变迁与邻里布局的重组 | 第29-34页 |
·社会体制变革下的邻里——"社区认同"的心理边界 | 第29-31页 |
·现代化建设下的邻里——居住空间的结构分解 | 第31-33页 |
·现代社会渲染下的邻里——居民互动的取向 | 第33-34页 |
·邻里中居民间的隔阂与其演变 | 第34-36页 |
·邻里社区中权利操控的演变 | 第36-42页 |
·新型城市社区的性质 | 第36-37页 |
·邻里纠纷中的行动选择 | 第37-39页 |
·邻里空间中"三驾马车"的权利不均衡 | 第39-42页 |
第四章 邻里关系的复兴与公共治理 | 第42-49页 |
·"硬件改造"城市社区的格局调整 | 第42-44页 |
·构建公民交往的公共场所 | 第42-43页 |
·破除阻碍交往的物理隔阂 | 第43-44页 |
·"软件升级":公民精神的重新培养 | 第44-46页 |
·培育社区基层组织 | 第44-45页 |
·构建社会交往公约 | 第45-46页 |
·"邻里复兴运动":一个邻里关系的治理新例 | 第46-49页 |
·邻里复兴运动的源起 | 第47页 |
·政府职能转换与邻里复兴运动的推广 | 第47-48页 |
·政策性引导与自发性交往 | 第48-49页 |
结语 | 第49-51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51-5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第56-57页 |
后记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