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目录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3页 |
·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7-9页 |
·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 | 第7-8页 |
·研究开发的意义和必要性 | 第8-9页 |
·基于视频的车辆检测技术的发展 | 第9-10页 |
·嵌入式系统概述 | 第10-12页 |
·嵌入式系统的定义和特点 | 第11页 |
·嵌入式系统的发展趋势 | 第11-12页 |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第二章 系统的整体框架 | 第13-22页 |
·系统的总体结构 | 第13-14页 |
·系统的硬件框架 | 第14-17页 |
·系统硬件整体框图 | 第14-15页 |
·硬件系统的各项性能 | 第15页 |
·TMS320DM642的特点 | 第15-16页 |
·TMS320DM642的内部结构 | 第16-17页 |
·系统的软件架构 | 第17-20页 |
·软件的总体结构 | 第17页 |
·软件开发环境 | 第17-19页 |
·DSP软件开发流程 | 第19-20页 |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本章附录 基于TMS320DM642的视频监控系统EVM | 第21-22页 |
第三章 车辆检测算法研究与实现 | 第22-43页 |
·车辆检测算法概述 | 第22-24页 |
·运动目标检测方法 | 第22-23页 |
·车辆检测算法整体框图 | 第23-24页 |
·图像预处理 | 第24-26页 |
·图像处理的基本知识 | 第24页 |
·图像的灰度化处理 | 第24-25页 |
·图像的增强 | 第25-26页 |
·自适应背景更新算法 | 第26-28页 |
·阈值分割算法 | 第28-31页 |
·Otsu算法原理 | 第29-30页 |
·本文改进的Otsu算法 | 第30-31页 |
·轮廓提取和目标定位 | 第31-34页 |
·形态学处理 | 第32-33页 |
·区域生长定位法 | 第33-34页 |
·车辆检测实验结果 | 第34-36页 |
·车辆跟踪算法 | 第36-38页 |
·目标跟踪方法介绍 | 第36-37页 |
·车辆跟踪算法和结果 | 第37-38页 |
·PC机应用程序实现 | 第38-41页 |
·视频采集模块 | 第39页 |
·视频处理模块 | 第39-40页 |
·交通参数提取 | 第40-41页 |
·实践结果 | 第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第四章 系统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 第43-60页 |
·DSP/BIOS组件介绍 | 第43-44页 |
·RF5软件框架 | 第44-48页 |
·RF5框架介绍 | 第44-46页 |
·RF5的数据通讯机制 | 第46-48页 |
·基于RF5框架的系统软件设计 | 第48-56页 |
·程序的初始设置 | 第49-50页 |
·视频采集线程 | 第50-51页 |
·视频处理线程 | 第51-53页 |
·视频本地显示 | 第53-54页 |
·网络传输模块 | 第54-56页 |
·软件优化方法简介 | 第56-59页 |
·代码级优化方法 | 第56-57页 |
·结构级优化方法 | 第57-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五章 客户端软件设计 | 第60-76页 |
·客户端软件总体设计 | 第60-62页 |
·软件总体设计方案 | 第60-61页 |
·软件功能描述 | 第61-62页 |
·网络通讯 | 第62-67页 |
·Socket网络编程 | 第62-66页 |
·网络通信协议 | 第66-67页 |
·视频数据处理 | 第67-74页 |
·视频的保存 | 第68-69页 |
·视频播放 | 第69-74页 |
·双缓冲技术实现 | 第69-70页 |
·Direcshow技术和应用架构 | 第70-71页 |
·Directshow技术实现视频播放 | 第71-74页 |
·实践结果 | 第74页 |
·本章小结 | 第74-76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6-79页 |
·总结 | 第76页 |
·展望 | 第76-79页 |
·车辆检测算法改进 | 第76-77页 |
·网络传输协议改进 | 第77-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1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录用及完成的论文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