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言 | 第1-15页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11-13页 |
二、 本文的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13-15页 |
第二章 证券投资基金治理的框架分析 | 第15-35页 |
第一节 证券投资基金的组织型态与法制结构 | 第15-22页 |
一、 证券投资基金的内涵与特征 | 第15-16页 |
二、 公司型基金及其董事会制度 | 第16-18页 |
三、 契约型基金与信托法理 | 第18-22页 |
第二节 基金的代理问题解析 | 第22-27页 |
一、 基金的逆向选择问题与解决机制 | 第23-24页 |
二、 基金管理人道德风险的类型与控制措施 | 第24-27页 |
第三节 基金治理的制度安排 | 第27-35页 |
一、 基金治理--放任主义 | 第27-29页 |
二、 公司治理--信贷或股权观点 | 第29页 |
三、 投资人权利的保护与基金治理 | 第29-31页 |
四、 基金利益冲突的防免机制 | 第31-35页 |
第三章 证券投资基金信息披露制度研究 | 第35-85页 |
第一节 基金强制性信息披露的经济学分析 | 第35-44页 |
一、 效用分离下最优披露水平分析 | 第38-41页 |
二、 市场有效假设(EMH)的适用 | 第41-42页 |
三、 基金强制信息披露--投资者权利保护 | 第42-44页 |
四、 结论 | 第44页 |
第二节 基金信息的披露目标与决定因素 | 第44-55页 |
一、 法律责任的规避 | 第45-48页 |
二、 证券监管机构的政策取向 | 第48-52页 |
三、 基金市场营销 | 第52-55页 |
第三节 投资基金公开说明书的比较研究 | 第55-74页 |
一、 基本框架与安排 | 第57-61页 |
二、 基金投资信息的披露 | 第61-65页 |
三、 关于投资风险信息的披露 | 第65-67页 |
四、 重点财务信息的披露 | 第67-68页 |
五、 基金费用 | 第68-69页 |
六、 附加信息报告 | 第69-73页 |
七、 结论 | 第73-74页 |
第四节 我国业绩信息披露与GIPS的比较研究 | 第74-85页 |
一、 GIPS的特征 | 第74-75页 |
二、 GIPS的应用范围与原则 | 第75页 |
三、 GIPS与国别法律、规章、或行业标准的关系 | 第75-76页 |
四、 GIPS与我国业绩信息披露的比较 | 第76-81页 |
五、 GIPS的认证 | 第81-84页 |
六、 结论 | 第84-85页 |
第四章 证券投资基金独立董事制度研究 | 第85-108页 |
第一节 基金独立董事制度介说 | 第85-92页 |
一、 证券投资基金的投资模式与成立背景 | 第85-86页 |
二、 对独立董事制度有效性的质疑 | 第86-92页 |
第二节 证券投资基金独立董事治理理论的评析 | 第92-98页 |
一、 对批评意见的全面考察 | 第92-94页 |
二、 独立董事的独立性问题 | 第94页 |
三、 设立独立董事必要性的理论解析:市场失效 | 第94-96页 |
四、 董事的功能评析 | 第96-98页 |
第三节 美国基金独立董事制度的发展与改革 | 第98-102页 |
一、 美国投资公司协会(ICI)的建议 | 第98-99页 |
二、 美国SEC的建议 | 第99-102页 |
第四节 我国基金独立董事制度的规范 | 第102-108页 |
第五章 证券投资基金的信赖义务研究 | 第108-132页 |
第一节 基金信赖义务的内涵 | 第108-110页 |
第二节 注意义务规则与现代投资组合理论 | 第110-122页 |
一、 传统谨慎人规则的历史发展 | 第110-113页 |
二、 现代投资组合理论的应用 | 第113-118页 |
三、 对我国基金受托人注意义务规范的分析与检讨 | 第118-122页 |
第三节 忠实义务与利益冲突交易的规范问题 | 第122-132页 |
一、 日本投资信托法 | 第122-123页 |
二、 美国投资公司法,投资顾问法与职工退休收入安全保障法 | 第123-124页 |
三、 香港证券法 | 第124-125页 |
四、 我国对忠实义务的规范问题 | 第125-132页 |
第六章 证券投资基金的内部控制制度研究 | 第132-166页 |
第一节 内部控制制度:结构、设计与评估 | 第132-142页 |
一、 内部控制的结构 | 第133-134页 |
二、 内部控制的设计与质量控制 | 第134-136页 |
三、 内部控制的评估 | 第136-142页 |
四、 结论 | 第142页 |
第二节 基金管理公司内控制度的框架 | 第142-151页 |
一、 基金管理公司的组织结构与职能 | 第142-143页 |
二、 证券投资基金的主要业务循环 | 第143-146页 |
三、 基金管理公司内部控制的设计框架 | 第146-151页 |
第三节 基金作业层级内部控制的评估-以基金的申购和赎回为例 | 第151-159页 |
一、 基金申购作业层级内部控制的评估 | 第151-156页 |
二、 基金赎回作业层级内部控制的评估 | 第156-159页 |
第四节 证券投资基金的风险与控制问题研究 | 第159-166页 |
一、 基金风险的构成 | 第159页 |
二、 信赖义务风险的要素与控制原则 | 第159-163页 |
三、 公司管理风险的类型与控制原则 | 第163-166页 |
参考文献 | 第166-171页 |
后记 | 第1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