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5页 |
| ·进程行为监控技术的发展 | 第11-12页 |
| ·论文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3-15页 |
| 第二章 进程行为监控系统概述 | 第15-19页 |
| ·什么是进程 | 第15页 |
| ·什么是进程行为 | 第15页 |
| ·当前主流的进程行为监控工具 | 第15-18页 |
| ·文件操作监控 | 第15-16页 |
| ·进程操作监控 | 第16-17页 |
| ·注册表操作监控 | 第17-18页 |
| ·API监控 | 第18页 |
|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 第三章 WindowsXP内核研究 | 第19-44页 |
| ·内核框架 | 第19-27页 |
| ·Ring的概念 | 第19页 |
| ·内核框架 | 第19-21页 |
| ·API的封装和系统服务表 | 第21-27页 |
| ·内存管理 | 第27-32页 |
| ·PDE/PTE二级管理结构 | 第27-30页 |
| ·Copy-On-Write | 第30-31页 |
| ·VAD | 第31-32页 |
| ·进程管理 | 第32-38页 |
| ·Windows创建进程的流程 | 第32-36页 |
| ·如何在目标进程中执行代码 | 第36-38页 |
| ·Windows PE文件结构 | 第38-43页 |
| ·基本结构 | 第38-40页 |
| ·导入地址表 | 第40-43页 |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 第四章 当前主流进程行为监控技术的研究 | 第44-56页 |
| ·Ring3 IAT Hook | 第44页 |
| ·Ring3 API Hook | 第44-45页 |
| ·调试API | 第45-46页 |
| ·SSDT Hook | 第46-48页 |
| ·Ring0 API Hook | 第48页 |
| ·SYSENTE Hook | 第48-50页 |
| ·Driver I/O Dispatcher Hook | 第50-54页 |
| ·Layer Driver | 第54-55页 |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 第五章 基于APC和SystemCall替换的进程行为监控系统的实现 | 第56-93页 |
| ·APC和System Call替换的基本原理 | 第56-69页 |
| ·选择监控目标进程的关键挂钩点 | 第56-60页 |
| ·SystemCall Hook的实现 | 第60-67页 |
| ·如何在目标进程中加载监控代码 | 第67-69页 |
| ·监控功能模块mon.dll的设计 | 第69-72页 |
| ·定位SharcdUscrData.SystemCallStub的地址 | 第70-71页 |
| ·修改关键系统指针 | 第71页 |
| ·监控处理函数 | 第71-72页 |
| ·内核驱动程序mon.sys的设计 | 第72-79页 |
| ·创建内核设备、驱动对象 | 第72-74页 |
| ·初始化驱动对象IRP分派函数表 | 第74-75页 |
| ·IRP_MJ_CREATE和IRP_MJ_CLOSE分派例程的实现 | 第75-76页 |
| ·DriverUnload例程的实现 | 第76页 |
| ·RP_MJ_DEVICE_CONTROL的分派过程 | 第76-77页 |
| ·修改内存PTE属性子程序的实现 | 第77-79页 |
| ·主监控程序run.exe的设计 | 第79-92页 |
| ·创建CREATE_SUSPENDED状态的监控进程 | 第80-81页 |
| ·加载内核驱动程序mon.sys | 第81-83页 |
| ·计算虚拟地址的PTE | 第83-86页 |
| ·修改内存页属性 | 第86-87页 |
| ·向目标进程注册APC例程以加载mon.dll | 第87-89页 |
| ·恢复进程触发APC | 第89页 |
| ·显示监控数据 | 第89-92页 |
| ·退出时停止监控 | 第92页 |
| ·本章小结 | 第92-93页 |
| 第六章 结论 | 第93-94页 |
| 参考文献 | 第94-95页 |
| 致谢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