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引言 | 第7-8页 |
| 第一章 逮捕概述 | 第8-14页 |
| 第一节 逮捕的含义 | 第8-9页 |
| 第二节 逮捕的特征 | 第9-11页 |
| 一、适用主体及对象的特定性 | 第9-10页 |
| 二、强制性 | 第10页 |
| 三、形式的灵活性 | 第10页 |
| 四、与实体法的关联性 | 第10-11页 |
| 五、执行的即时性和羁押的临时性 | 第11页 |
| 第三节 逮捕的类型 | 第11-14页 |
| 一、有证逮捕和无证逮捕 | 第12页 |
| 二、不附随羁押的逮捕和附随羁押的逮捕 | 第12-14页 |
| 第二章 逮捕存在的正当性基础 | 第14-20页 |
| 第一节 正当性的含义 | 第14-15页 |
| 第二节 逮捕存在的正当性基础 | 第15-20页 |
| 一、逮捕存在的道德基础 | 第15-16页 |
| 二、逮捕存在的社会基础 | 第16-18页 |
| 三、逮捕存在的法律基础 | 第18-20页 |
| 第三章 逮捕的正当性要件 | 第20-34页 |
| 第一节 目的正当 | 第20-21页 |
| 一、保障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 | 第20-21页 |
| 二、保障公共安全和公共利益 | 第21页 |
| 第二节 法律规定正当 | 第21-31页 |
| 一、实质性要件 | 第22-26页 |
| 二、程序性要件 | 第26-31页 |
| 第三节 适用正当 | 第31-34页 |
| 一、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 | 第31页 |
| 二、合法性原则 | 第31-32页 |
| 三、比例原则 | 第32-34页 |
| 第四章 我国逮捕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建议 | 第34-41页 |
| 第一节 我国逮捕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 第34-38页 |
| 一、逮捕目的不明确 | 第34页 |
| 二、逮捕条件方面存在问题 | 第34-35页 |
| 三、逮捕适用的非司法化 | 第35-36页 |
| 四、被逮捕者享有的权利有限 | 第36-37页 |
| 五、羁押期限的不确定性 | 第37页 |
| 六、救济方式的行政化 | 第37-38页 |
| 第二节 我国逮捕制度的完善 | 第38-41页 |
| 一、法律应明确规定逮捕的目的 | 第38页 |
| 二、进一步明确逮捕的条件 | 第38-39页 |
| 三、完善有关逮捕替代措施的规定 | 第39页 |
| 四、明确逮捕的羁押期限 | 第39页 |
| 五、完善并保障被逮捕者的权利,建立有效的司法救济机制 | 第39-41页 |
| 结语 | 第41-42页 |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 后记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