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昆虫学论文--昆虫分类学论文--应用昆虫学(经济昆虫学)论文

美洲大蠊(Periplaneta americana L.)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

摘要第1-13页
ABSTRACT第13-16页
前言第16-1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8-43页
 1.概述第18-19页
 2.蜚蠊的分类及药用种类第19-20页
   ·蜚蠊的分类第19-20页
   ·我国蜚蠊的药用种类第20页
 3.蜚蠊的化学成分及其功能第20-24页
   ·蛋白质与氨基酸第20-21页
   ·矿物元素第21-22页
   ·维生素第22页
   ·脂肪与脂肪酸第22-23页
   ·正己烷与正丁醇提取物第23页
   ·几丁质第23-24页
   ·其他成分第24页
 4.蜚蠊的利用第24-28页
   ·蜚蠊的药用第24-28页
     ·对血液的作用第24-25页
     ·抗癌作用第25页
     ·抗炎、抗病毒、调节免疫功能第25-26页
     ·对心脏的作用第26-27页
     ·其他作用第27-28页
   ·蜚蠊的食用第28页
   ·蜚蠊的饲用第28页
   ·其他用途第28页
 5.美洲大蠊特殊防御生理与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第28-35页
   ·美洲大蠊特殊的防御生理第29页
   ·美洲大蠊虫体的化学成分及其功能第29-35页
     ·硫酸粘多糖(Sulfated glycosaminoglycans,GAGs)第29页
     ·凝集素第29-31页
     ·抗菌物质(肽)第31-32页
     ·溶菌酶第32页
     ·特殊蛋白质第32页
     ·酚氧化酶原(PPO)第32页
     ·脂肪酸第32-33页
     ·酶第33页
     ·调节肽第33-34页
     ·生物胺第34页
     ·激素类物质第34-35页
     ·其他成分第35页
 6.美洲大蠊的人工饲养技术第35-38页
   ·美洲大蠊的养殖方式第35-36页
     ·箱养第35-36页
     ·缸养第36页
     ·屋养第36页
   ·人工饲料第36-37页
   ·关键养殖技术——"六保三防"第37页
   ·常见虫害与防治第37-38页
 7.美洲大蠊开发利用的前景、意义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第38-43页
   ·开发利用前景第38-39页
   ·意义第39-40页
   ·美洲大蠊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第40页
   ·促进美洲大蠊产业化开发的对策建议第40-43页
第二章 美洲大蠊营养价值与安全性的分析第43-56页
 1.美洲大蠊粉营养价值和食用安全性指标分析第43-50页
   ·材料与方法第43-44页
     ·材料第43页
     ·主要仪器和设备第43页
     ·方法第43-44页
   ·结果与分析第44-48页
     ·美洲大蠊粉主要营养成分第44-45页
     ·美洲大蠊粉的常量和微量元素第45-46页
     ·美洲大蠊粉氨基酸种类与含量第46-47页
     ·美洲大蠊粉脂肪酸组成与含量第47-48页
     ·重金属元素与微生物第48页
   ·结论与讨论第48-50页
 2.大、小白鼠食用美洲大蠊虫粉急性毒性试验第50-51页
   ·材料与方法第50页
     ·材料第50页
     ·方法第50页
   ·结果与分析第50-51页
 3.大白鼠30d喂养美洲大蠊粉试验第51-56页
   ·材料与方法第51-52页
     ·材料第51页
     ·主要仪器和设备第51页
     ·试验方法第51页
     ·检测指标第51-52页
     ·统计方法第52页
   ·结果与分析第52-55页
     ·大鼠外观第52-53页
     ·大白鼠增重及食物利用率第53页
     ·大白鼠全血常规检查第53页
     ·大鼠末期血液生化检验结果第53页
     ·脏器系数第53-55页
     ·病理学检查第55页
   ·结论第55-56页
第三章 美洲大蠊粉对低免疫力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第56-63页
 1.材料与方法第56-59页
   ·材料第56页
   ·供试动物第56页
   ·主要仪器和试剂第56-57页
   ·试验处理与分组第57页
   ·试验原理第57-58页
     ·低免疫力的小鼠模型第57页
     ·小鼠碳粒廓清试验第57-58页
     ·小鼠血清溶血素第58页
     ·小鼠外周血CD_4/CD_8第58页
     ·免疫器官指数第58页
   ·试验方法第58-59页
     ·小鼠碳粒廓清试验第58页
     ·小鼠血清溶血素测定第58-59页
     ·对小鼠外周血CD4/CD8的影响第59页
     ·免疫器官指数第59页
   ·统计方法第59页
 2.结果与分析第59-61页
   ·小鼠外观第59页
   ·小鼠碳粒廓清试验第59-60页
   ·血清溶血素测定第60页
   ·对小鼠外周血CD4/CD8的影响第60-61页
   ·免疫器官指数第61页
 3.小结与讨论第61-63页
第四章 美洲大蠊粉对腹泻小鼠肠道功能的影响第63-72页
 1.材料与方法第63-65页
   ·材料第63页
   ·动物第63页
   ·主要仪器和试剂第63页
   ·试验处理与分组第63-64页
   ·检测内容第64-65页
     ·小鼠免疫器官指数第64页
     ·小鼠酶水平检测第64页
     ·小鼠病理学检测第64页
     ·小鼠肠道内大肠杆菌数量第64-65页
   ·统计方法第65页
 2.结果与分析第65-68页
   ·小鼠外观第65页
   ·小鼠免疫器官指数第65页
   ·血清酶水平第65-67页
     ·SOD水平第65-66页
     ·GSH-PX水平第66页
     ·T-AOC水平第66-67页
     ·MDA水平第67页
   ·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第67-68页
     ·光镜观察结果第67页
     ·电镜观察结果第67-68页
   ·肠道内大肠杆菌数量第68页
 3.讨论第68-72页
第五章 美洲大蠊粉对肉鸡的饲用效果第72-89页
 1.材料与方法第72-77页
   ·材料第72-74页
     ·试验动物、时间与地点第72-73页
     ·基础日粮组成与营养水平第73页
     ·虫粉的制备第73-74页
     ·主要仪器与试剂第74页
   ·试验分组第74页
   ·样品的采集与预处理第74页
   ·测定项目与方法第74-77页
     ·生产性能第74页
     ·免疫功能第74-76页
     ·抗氧化功能第76页
     ·肠道功能第76页
     ·抗病力第76-77页
   ·数据处理第77页
 2.结果与分析第77-85页
   ·生产性能第77页
   ·免疫功能第77-80页
     ·淋巴细胞转化试验第77-78页
     ·血清抗体检测第78页
     ·免疫器官指数第78-80页
     ·血清球蛋白含量第80页
   ·抗氧化功能第80-83页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第80-81页
     ·丙二醛MDA第81-82页
     ·GSH-PX第82-83页
   ·肠道功能第83-85页
     ·盲肠大肠杆菌总量第83-84页
     ·小肠绒毛长度第84-85页
   ·攻毒结果第85页
 3.结论与讨论第85-89页
   ·美洲大蠊粉对鸡免疫功能的影响第85-86页
   ·美洲大蠊粉对鸡抗氧化功能的影响第86-87页
   ·美洲大蠊粉对鸡肠道功能的影响第87-88页
   ·美洲大蠊粉是一种优质的功能性蛋白质添加剂第88-89页
第六章 总结第89-91页
参考文献第91-105页
致谢第105-106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第106页

论文共10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供应链管理及统计数据识别处理研究
下一篇:盐生植物海滨碱蓬Na~+吸收和积累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