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系统震后连通性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目录 | 第8-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5页 |
|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22页 |
| ·网络系统的连通性 | 第12-14页 |
| ·网络系统的可靠性 | 第14-17页 |
| ·生命线工程网络系统可靠性 | 第17-19页 |
| ·交通网络系统的最短路径 | 第19-21页 |
| ·交通系统震后连通性相关研究 | 第21-22页 |
| ·本文的工作和内容安排 | 第22-23页 |
| ·本章小结 | 第23-25页 |
| 第二章 交通系统网络分析理论基础 | 第25-33页 |
| ·引言 | 第25页 |
| ·图的定义、表示和图的连通性 | 第25-28页 |
| ·图的相关定义 | 第25-26页 |
| ·图的矩阵表示 | 第26-28页 |
| ·图的连通性 | 第28页 |
| ·网络可靠性分析基础 | 第28-30页 |
| ·网络系统基本概念和假设 | 第29页 |
| ·系统、单元可靠度及结构函数 | 第29-30页 |
| ·网络系统可靠性分析方法 | 第30-32页 |
| ·完全状态枚举法 | 第30页 |
| ·容斥原理法 | 第30页 |
| ·最小路集不交和法 | 第30-31页 |
| ·近似计算的仿真方法 | 第31-32页 |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 第三章 交通系统网络连通性分析 | 第33-45页 |
| ·引言 | 第33页 |
| ·网络连通性模型和矩阵原理分析 | 第33-36页 |
| ·网络连通性分析模型建立 | 第33-34页 |
| ·网络连通性矩阵原理分析 | 第34-35页 |
| ·网络连通性矩阵计算 | 第35-36页 |
| ·网络连通性分析算法和实例 | 第36-39页 |
| ·网络连通性两个快速高效算法 | 第36页 |
| ·网络连通性实例分析 | 第36-39页 |
| ·Warshall算法及连通性分析实例 | 第39页 |
| ·网络的最小路集 | 第39-43页 |
| ·网络系统状态与最小路集之间的关系 | 第39-40页 |
| ·最小路集的联络矩阵法 | 第40-42页 |
| ·大型网络最小路集节点遍历法 | 第42-43页 |
|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 第四章 交通系统网络连通可靠性分析 | 第45-59页 |
| ·引言 | 第45-46页 |
| ·交通系统元件可靠性分析 | 第46-49页 |
| ·路段单元可靠性分析 | 第46-47页 |
| ·桥梁单元可靠性分析 | 第47-49页 |
| ·不同评价目标下交通系统抗震可靠性网络模型 | 第49-50页 |
| ·基于Monte Carlo方法的网络可靠度分析 | 第50-57页 |
|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 第五章 交通系统网络最短路径 | 第59-71页 |
| ·引言 | 第59页 |
| ·最短路径问题 | 第59-61页 |
| ·最短路径基本概念 | 第59-60页 |
| ·最短路径问题分类 | 第60-61页 |
| ·单源最短路径 | 第61-64页 |
| ·单源最短路径描述 | 第61页 |
| ·单源最短路径算法 | 第61-63页 |
| ·改进存储结构的Dijkstra算法 | 第63-64页 |
| ·多源最短路径 | 第64-67页 |
| ·关于多源最短路径 | 第64页 |
| ·多源最短路径的算法 | 第64-67页 |
| ·所有等长的最短路径 | 第67-69页 |
| ·所有等长最短路径问题描述 | 第67-68页 |
| ·所有等长最短路径处理方法 | 第68页 |
| ·所有等长最短路径的直接算法 | 第68-69页 |
|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 第六章 结语与展望 | 第71-73页 |
| ·本文工作总结 | 第71页 |
| ·尚需进一步研究的工作 | 第71-73页 |
| 参考文献 | 第73-78页 |
| 致谢 | 第78-79页 |
| 作者简介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