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第一章 引论 | 第10-16页 |
·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文件 | 第10页 |
·南京房地产健康状况研究的意义 | 第10-12页 |
·学术界研究现状 | 第12页 |
·讨论方法 | 第12-13页 |
·论文章节安排 | 第13-14页 |
·主要见解与创新 | 第14页 |
·应更深一步讨论的问题与不足之处 | 第14-16页 |
第二章 经济中的泡沫 | 第16-29页 |
·历史上著名的泡沫事件 | 第16-19页 |
·荷兰郁金香泡沫 | 第16-17页 |
·日本的泡沫经济 | 第17-18页 |
·泰国的泡沫经济 | 第18-19页 |
·泡沫概念的分析 | 第19-24页 |
·对泡沫的各种定义 | 第20-22页 |
·泡沫与通货膨胀的不同之处 | 第22页 |
·泡沫经济与经济周期的不同之处 | 第22-24页 |
·房地产泡沫演变机理分析 | 第24-29页 |
·内部作用机理 | 第24-27页 |
·外部作用机理 | 第27-29页 |
第三章 南京房地产市场泡沫的简单阐述 | 第29-45页 |
·南京房地产市场的发展现状 | 第29-31页 |
·南京房地产泡沫的各种观点及评论 | 第31-35页 |
·持“泡沫”观点人的主要根据 | 第31-33页 |
·持无“泡沫”观点人的主要根据 | 第33-34页 |
·对南京房地产市场泡沫的简单评论 | 第34-35页 |
·南京房地产泡沫的动态自回归检验 | 第35-36页 |
·南京商品住宅供求关系的简单分析 | 第36-39页 |
·住宅的需求与供给预测 | 第37-38页 |
·住宅供求关系的初步分析 | 第38-39页 |
·蛛网模型分析价格传导机制 | 第39-44页 |
·总结 | 第44-45页 |
第四章 指标法衡量南京房地产市场泡沫度 | 第45-64页 |
·与房地产泡沫测度有关的文献 | 第45-48页 |
·衡量房地产泡沫指标的选择 | 第48-51页 |
·选择指标的原则 | 第48页 |
·泡沫指标的选择 | 第48-51页 |
·确定指标的标准值 | 第51-61页 |
·房地产投资占GDP比重的标准值 | 第51-53页 |
·房价收入比的标准值 | 第53-58页 |
·租售比的标准值 | 第58-61页 |
·南京房地产市场泡沫度的大小 | 第61-63页 |
·泡沫度指数的综合 | 第61-62页 |
·泡沫度指数的计算 | 第62-63页 |
·小结 | 第63-64页 |
第五章 南京房地产泡沫的形成原因与治理分析 | 第64-76页 |
·南京房地产泡沫产生的宏观经济环境 | 第64-65页 |
·经济增长主要依靠于投资 | 第64-65页 |
·股市跌宕起伏,民众投资渠道少 | 第65页 |
·南京房地产泡沫产生的制度性因素 | 第65-68页 |
·住房保障制度严重滞后,租赁市场发展缓慢 | 第65-67页 |
·不合理的房地产税费制度和土地政策的错误 | 第67-68页 |
·南京房地产泡沫产生的微观因素 | 第68-70页 |
·房地产市场秩序混乱 | 第68-69页 |
·供应结构矛盾 | 第69页 |
·市场投机方面 | 第69-70页 |
·羊群效应与不成熟的消费心理 | 第70页 |
·南京房地产泡沫治理的方法 | 第70-76页 |
·发展并完善住宅保障制度 | 第71页 |
·鼓励发展住房租赁市场 | 第71-72页 |
·进行房地产税费改革,完善土地政策和土地供给制度 | 第72-73页 |
·规范市场秩序,公开相关市场信息 | 第73页 |
·制定相关政策以提高房地产投机炒作的成本 | 第73页 |
·重点运用利率政策,抑制投资及资产价格过快增长 | 第73-74页 |
·增加住宅供给及完善郊区住宅基础配套设施 | 第74-75页 |
·居民购房要理智,避免羊群效应,受到媒体负面影响及所谓专家预测,培养成熟的消费心理 | 第75-76页 |
注释 | 第76-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