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6页 |
·虚拟现实 | 第9-10页 |
·虚拟现实的概念 | 第9页 |
·虚拟现实的特点 | 第9-10页 |
·虚拟现实体验的4个关键要素 | 第10页 |
·虚拟现实研究领域和发展状况 | 第10-12页 |
·虚拟现实研究领域 | 第10-11页 |
·国外发展概况 | 第11-12页 |
·国内发展状况 | 第12页 |
·集装箱岸边起重机训练仿真系统 | 第12-13页 |
·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 第13-15页 |
·集装箱岸边起重机仿真训练系统的理论意义 | 第13-14页 |
·集装箱岸边起重机仿真训练系统的现实意义 | 第14-15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5-16页 |
2 基于联动台操作集装箱岸边起重机动力学仿真整体构架 | 第16-21页 |
·基于联动台操作的动力学仿真设计目标 | 第16-17页 |
·基于联动台操作的动力学仿真的基础 | 第17-18页 |
·理论基础 | 第17页 |
·项目基础 | 第17-18页 |
·基于联动台操作的动力学仿真技术规划 | 第18-19页 |
·联动台数据采集 | 第18页 |
·联动台数据处理 | 第18页 |
·电动机机械特性仿真 | 第18-19页 |
·基于联动台的集装箱岸边起重机动力学仿真模块功能 | 第19-21页 |
·流程图 | 第19-20页 |
·动力学仿真的功能 | 第20-21页 |
3 联动台数据采集方法的设计 | 第21-27页 |
·联动台数据采集的对仿真训练系统的影响 | 第21页 |
·联动台数据类型 | 第21-22页 |
·连续型信号 | 第21-22页 |
·开关型信号 | 第22页 |
·系统对联动台数据采集的要求 | 第22-23页 |
·对连续型信号的要求 | 第22页 |
·对开关型信号的要求 | 第22-23页 |
·针对于本系统的要求的数据采集的实现方法研究 | 第23-27页 |
·继承键盘操作的单线程采集 | 第23页 |
·分布式调用接口函数的采集方法 | 第23-25页 |
·将采集函数整体移植到另一个线程 | 第25-27页 |
4 联动台数据处理方法的研究 | 第27-43页 |
·联动台数据源 | 第27页 |
·联动台数据的生成 | 第27页 |
·联动台数据的解析 | 第27页 |
·联动台数据处理的目标类型 | 第27-28页 |
·联动台数据处理方法分析 | 第28-30页 |
·插值函数的应用 | 第28页 |
·联动台数据与输入频率直接映射 | 第28-29页 |
·联动台数据与输入频率间接映射 | 第29-30页 |
·仿真训练系统数据处理的方法设计 | 第30-34页 |
·联动台数据规律分析 | 第30-31页 |
·一维数组内映射关系分析 | 第31页 |
·映射关系图形分析 | 第31-33页 |
·矩阵内数据分析 | 第33-34页 |
·联动台数据处理的理论数学模型 | 第34-38页 |
·插值函数理论模型 | 第34-36页 |
·多项式展开式的求解 | 第36-37页 |
·整数的二进制分析 | 第37-38页 |
·仿真训练系统数据处理的实现 | 第38-43页 |
·商矩阵和余数矩阵求解 | 第38-39页 |
·插值多项式的求解 | 第39-41页 |
·商的二进制表示形式中含1位数的计算 | 第41页 |
·数据处理过程的流程 | 第41-43页 |
5 基于集装箱岸边起重机仿真训练系统的电动机仿真 | 第43-58页 |
·动力学驱动特性仿真的理论基础 | 第43-45页 |
·动力学基础 | 第43-44页 |
·集装箱岸边起重机的动力源 | 第44页 |
·电动机机械特性的数学模型 | 第44-45页 |
·电动机机械特性仿真的准备工作 | 第45-47页 |
·电动机参数的输入 | 第45-46页 |
·额定转差率的计算 | 第46-47页 |
·电动机机械特性数学模型的求解 | 第47-54页 |
·基频以下变频调速的参数求解 | 第47-51页 |
·基频以上变频调速的参数求解 | 第51-54页 |
·电动机机械特性求解结果分析 | 第54-58页 |
·基频以下机械特性求解的结果分析 | 第54-56页 |
·基频以上机械特性求解的结果分析 | 第56-58页 |
6 动力学仿真在集装箱岸边起重机仿真训练系统的应用 | 第58-64页 |
·动力学模型驱动特性仿真应用于反抗性负载 | 第58页 |
·动力学模型驱动特性仿真应用于位能性负载 | 第58-59页 |
·动力学模型驱动特性仿真计算流程 | 第59-60页 |
·动力学仿真结果的分析 | 第60-64页 |
·预置频率式的仿真效果分析 | 第60-61页 |
·联动台操作的仿真效果分析 | 第61-62页 |
·驱动力变化与缆绳摆角变化比较 | 第62-64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7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