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材中的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以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为例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6页 |
·选题缘由 | 第9-11页 |
·选题源于现实需要 | 第9-10页 |
·选题根植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理论,反映课改精神 | 第10-11页 |
·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相关研究 | 第11-15页 |
·国外语言文化对比相关研究 | 第11-12页 |
·国内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相关研究 | 第12-13页 |
·外语教材的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第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研究思路 | 第15页 |
·本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15-16页 |
第2章 概述 | 第16-22页 |
·语言与文化概述 | 第16-17页 |
·英汉对比语言学中的文化观 | 第16页 |
·英汉对比语言学中的语言观 | 第16-17页 |
·初中英语教材文化定位 | 第17-22页 |
·英语学习与跨文化交际能力 | 第17-18页 |
·初中英语教材设计的文化定位 | 第18-19页 |
·英汉语言文化对比内容维度 | 第19-22页 |
第3章 微观透视英语教材中的英汉语言文化差异 | 第22-38页 |
·英汉文化差异在词汇上的体现 | 第22-26页 |
·英汉两种民族文化中独有的概念和事物 | 第23-24页 |
·英汉词汇的指称意义相同但内涵意义不同 | 第24-25页 |
·英汉两种语言在文化意义上的不等值性 | 第25页 |
·英汉文化中对同一对象在观念划分上的差异 | 第25-26页 |
·体现一定文化内容的惯用语 | 第26页 |
·英汉语言文化差异在习俗文化上的体现 | 第26-38页 |
·问候与称谓 | 第26-31页 |
·寒暄与客套 | 第31-32页 |
·迎客和送客 | 第32-34页 |
·送礼与收礼 | 第34-36页 |
·恭维与致谢 | 第36-38页 |
第4章 宏观透视英汉思维方式与语用文化差异 | 第38-47页 |
·英汉思维方式对比 | 第38-42页 |
·中国的思维方式 | 第38-39页 |
·美国的思维方式 | 第39-40页 |
·英汉思维方式的对比 | 第40-42页 |
·英汉交往方式的对比 | 第42-47页 |
·英汉会话的"合作原则"的差异对比 | 第42-44页 |
·"礼貌原则"的文化对比 | 第44-47页 |
第5章 初中英语教科书设计的文化构想 | 第47-54页 |
·文化表征与文化功能的相悖 | 第47-48页 |
·西方文化取向明显,中国文化价值缺位 | 第47页 |
·中国文化选材范围、内容存有偏差 | 第47-48页 |
·英语教科书设计的文化构想 | 第48-54页 |
·树立教科书编写者的文化对比意识 | 第48-50页 |
·遵循教材中文化导入的原则 | 第50-52页 |
·英语教科书中文化导入需要方法灵活多样 | 第52-54页 |
结束语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