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石材工艺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8页 |
| ·课题研究的缘起 | 第9-10页 |
|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0-12页 |
| ·研究方法与范围 | 第12-15页 |
| ·研究内容与架构 | 第15-18页 |
| 第2章 石构建筑历史 | 第18-33页 |
| ·石构建筑的兴起 | 第18-21页 |
| ·巨石建筑 | 第21-26页 |
| ·从石墙到拱券 | 第26-30页 |
| ·纯装饰性石材 | 第30-31页 |
| ·石材与建筑的双向选择 | 第31-33页 |
| 第3章 石材结构技术 | 第33-57页 |
| ·技术基础 | 第33-34页 |
| ·铺筑 | 第34-38页 |
| ·凿岩 | 第38-40页 |
| ·砌筑 | 第40-43页 |
| ·梁柱体系 | 第43-48页 |
| ·拱券与穹顶 | 第48-55页 |
| ·起源 | 第48页 |
| ·西方的拱券 | 第48-50页 |
| ·中国的拱券 | 第50-52页 |
| ·穹顶 | 第52-54页 |
| ·意义 | 第54-55页 |
| ·石材与建筑工艺体系 | 第55-57页 |
| 第4章 石材的建筑表现 | 第57-75页 |
| ·建筑的意象 | 第57-62页 |
| ·坚固的天然感 | 第62-63页 |
| ·重复的规律感 | 第63-68页 |
| ·纪念性建筑规律的形成 | 第63-64页 |
| ·柱式 | 第64-67页 |
| ·铺筑与砌筑的规律性 | 第67-68页 |
| ·奢侈的工艺感 | 第68-75页 |
| 第5章 石材工艺原理 | 第75-90页 |
| ·石材的基本性质 | 第75-77页 |
| ·石材种类 | 第77-79页 |
| ·石材分类的方法和依据 | 第77页 |
| ·按岩石成因分类 | 第77-78页 |
| ·按石材性质分类 | 第78-79页 |
| ·加工方式 | 第79-83页 |
| ·目的 | 第79页 |
| ·基本流程 | 第79-80页 |
| ·加工原理 | 第80-81页 |
| ·工艺进化的方向 | 第81-82页 |
| ·关键技术限制 | 第82-83页 |
| ·石材工艺的发展路径 | 第83-87页 |
| ·第一阶段:原始手工艺 | 第84页 |
| ·第二阶段:系统手工艺 | 第84-85页 |
| ·第三阶段:能量自由 | 第85-86页 |
| ·第四阶段:控制自由 | 第86页 |
| ·第五阶段:自然极限 | 第86-87页 |
| ·建筑石材工艺发展规律 | 第87-90页 |
| ·成本分析 | 第87-89页 |
| ·结论 | 第89-90页 |
| 第6章 石材工艺体系 | 第90-116页 |
| ·石材开采工艺 | 第90-93页 |
| ·爆破法 | 第90页 |
| ·火焰切石法 | 第90-91页 |
| ·金刚石串珠绳锯法 | 第91-92页 |
| ·静态裂石剂法 | 第92页 |
| ·矿山荒料切石机 | 第92-93页 |
| ·石材成型工艺 | 第93-100页 |
| ·开料 | 第93页 |
| ·砂锯 | 第93-95页 |
| ·磨料水射流技术 | 第95-96页 |
| ·石材数控加工 | 第96-98页 |
| ·异形加工工艺 | 第98-100页 |
| ·石材表面工艺 | 第100-104页 |
| ·石雕工艺 | 第100-101页 |
| ·石刻工艺 | 第101-103页 |
| ·抛光工艺 | 第103-104页 |
| ·天然石材着色工艺 | 第104页 |
| ·石材幕墙工艺 | 第104-111页 |
| ·湿贴法 | 第105-107页 |
| ·干挂法 | 第107-111页 |
| ·石材病害与防护 | 第111-116页 |
| ·石材病害 | 第111-112页 |
| ·石材防护工艺 | 第112-113页 |
| ·石材防护剂 | 第113-116页 |
| 第7章 结论 | 第116-119页 |
| ·工艺的核心价值 | 第116页 |
| ·建筑师的立场 | 第116-119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9-127页 |
| 致谢 | 第127-128页 |
| 附录A 布达拉宫概况 | 第128-134页 |
| 附录B 布达拉宫整修情况 | 第134-137页 |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