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中文文摘 | 第4-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城市是现代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依托 | 第10页 |
·城市旅游是现代旅游的主题,已处于竞争性的增长阶段 | 第10页 |
·城市旅游已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重点的方向 | 第10-11页 |
·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研究是我国旅游学界关注的焦点 | 第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理论意义 | 第11页 |
·实践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第12-14页 |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研究的思路与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第2章 基础理论分析 | 第15-22页 |
·城市旅游竞争力的基本概念 | 第15-17页 |
·竞争力 | 第15页 |
·城市旅游 | 第15-16页 |
·城市旅游竞争力 | 第16-17页 |
·城市旅游竞争力理论依据 | 第17-22页 |
·比较优势理论 | 第17页 |
·竞争优势理论 | 第17-18页 |
·竞争力理论 | 第18-19页 |
·旅游地竞争理论 | 第19-20页 |
·旅游系统理论 | 第20-21页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1-22页 |
第3章 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22-33页 |
·城市旅游竞争力因素分析 | 第22-24页 |
·城市旅游资源 | 第22页 |
·城市旅游的经济条件和区位条件 | 第22页 |
·科技水平和科技人才 | 第22-23页 |
·城市旅游需求 | 第23页 |
·城市旅游环境 | 第23页 |
·旅游企业 | 第23-24页 |
·城市旅游竞争力系统的结构 | 第24-25页 |
·城市旅游竞争力系统的演化阶段分析 | 第25-26页 |
·城市旅游竞争力系统的动力机制分析 | 第26页 |
·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第26-27页 |
·科学性原则 | 第26-27页 |
·系统性原则 | 第27页 |
·动态性原则 | 第27页 |
·可操作性原则 | 第27页 |
·定性与定量结合原则 | 第27页 |
·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27-30页 |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27-28页 |
·评价具体指标选择 | 第28-30页 |
·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方法 | 第30-33页 |
·评价的基本原则 | 第30页 |
·评价方法 | 第30页 |
·层次分析法的评价步骤 | 第30-31页 |
·计算方法 | 第31-32页 |
·指标量化与处理 | 第32页 |
·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综合评价 | 第32-33页 |
第4章 福州市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 | 第33-45页 |
·福州市旅游业发展现状 | 第33页 |
·福州市旅游竞争力因素的发展现状分析 | 第33-35页 |
·福州市旅游资源因素分析 | 第33页 |
·福州市旅游的经济条件和区位条件分析 | 第33-34页 |
·福州市旅游环境因素分析 | 第34页 |
·福州市旅游需求因素分析 | 第34-35页 |
·福州市旅游企业因素分析 | 第35页 |
·福州市旅游竞争力的对比评价分析 | 第35-41页 |
·样本选取说明 | 第35页 |
·各层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第35-37页 |
·评价结果分析 | 第37-41页 |
·福州市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41-42页 |
·缺乏有竞争力的旅游品牌 | 第41页 |
·旅游业缺乏活力,旅游发展资金投入不足 | 第41页 |
·旅游形象不够突出,宣传促销力度不够 | 第41-42页 |
·旅游开发和城市建设分离,旅游环境支持力不足 | 第42页 |
·提升福州市旅游竞争力的对策分析 | 第42-45页 |
·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强对旅游产业发展的扶持 | 第42页 |
·加强旅游产品开发,实施品牌带动战略 | 第42-43页 |
·灵活市场运作机制,积极争取旅游发展资金 | 第43页 |
·确立城市主题氛围,营造良好旅游环境 | 第43页 |
·提高旅游科学技术,培育现代旅游人才 | 第43-45页 |
第5章 结论 | 第45-47页 |
·主要研究结论 | 第45页 |
·理论研究方面 | 第45页 |
·实证研究方面 | 第45页 |
·有待完善的工作 | 第45-47页 |
·需要进一步完善定量研究 | 第46页 |
·理论体系有待完善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1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个人简历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