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在序列表达中的显现与空缺
|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英文摘要 | 第5-9页 |
| 零 引言 | 第9-12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9页 |
| ·相关研究概述 | 第9-11页 |
| ·本文的任务及语料 | 第11-12页 |
| 第一章 “中”在序列表达中的显现 | 第12-26页 |
| ·引言 | 第12页 |
| ·“中”的后加成分 | 第12-13页 |
| ·“中”后加名词性成分语义分析 | 第13-25页 |
| ·空间位置类 | 第14-16页 |
| ·时间位置类 | 第16-17页 |
| ·器官名称类 | 第17页 |
| ·作品单位类 | 第17-18页 |
| ·称谓名称类 | 第18-19页 |
| ·集体组织类 | 第19-20页 |
| ·容量器具类 | 第20-21页 |
| ·客观事物及现象类 | 第21-23页 |
| ·等级单位类 | 第23-24页 |
| ·抽象事物类 | 第24-25页 |
| ·小结 | 第25-26页 |
| 第二章 “中”在序列表达中的空缺 | 第26-48页 |
| ·引言 | 第26-27页 |
| ·“中”在序列中空缺的考察 | 第27-41页 |
| ·性状描写类 | 第27-34页 |
| ·时空描写类 | 第34-40页 |
| ·认知评价类 | 第40-41页 |
| ·“中+X”在序列中空缺的解释 | 第41-46页 |
| ·语义解释 | 第41页 |
| ·语言系统解释 | 第41-42页 |
| ·客观事物本身解释 | 第42页 |
| ·语言认知解释 | 第42-46页 |
| ·从词类数量特征上解释 | 第46页 |
| ·小结 | 第46-48页 |
| 第三章 “A、中、B”序列中两两组合考察 | 第48-60页 |
| ·引言 | 第48页 |
| ·“A、中、B”序列中的两两组合格式 | 第48-53页 |
| ·“AB”类结构 | 第53-56页 |
| ·“中A”与“中B”类结构 | 第56-58页 |
| ·小结 | 第58-60页 |
| 结语 | 第60-62页 |
| 注释 | 第62-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
| 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6-67页 |
| 致谢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