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地方经济论文

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质量的比较与实证分析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5页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7-8页
   ·文献述评第8-11页
     ·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的研究第8-9页
     ·经济增长质量的研究第9-10页
     ·区域发展指标体系的已有研究第10-11页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11-12页
     ·研究的思路第11-12页
     ·研究的方法第12页
   ·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第12-13页
   ·论文结构第13-15页
第二章 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的相关理论背景第15-20页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第15页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第15-18页
   ·区域经济合作理论第18-20页
第三章 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的一般分析框架第20-26页
   ·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的内涵第20页
   ·区域经济发展质量与相似概念的对比第20-21页
     ·区域经济发展质量和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第20-21页
     ·经济发展质量与竞争力研究第21页
   ·区域经济发展质量评价体系第21-26页
     ·确定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第21-22页
     ·区域经济发展质量评价的维度确立第22-26页
第四章 西三角地区范围的界定和总体规模的比较第26-31页
   ·西三角地区的范围界定第26页
   ·西三角地区范围界定的原则第26-27页
   ·经济数量规模比较第27-31页
第五章 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质量分项指标说明第31-49页
   ·经济发展质量分项指标一——经济效率评价第31-34页
     ·直观经济效率评价第31-32页
     ·宏观经济效率评价第32-34页
   ·经济发展质量分项指标二——经济结构评价第34-37页
     ·区域内经济结构分析第34-36页
     ·区域间产业结构第36-37页
   ·经济发展质量分项指标三——经济影响力评价第37-43页
     ·评价指标的选择第38-39页
     ·相对势模型第39页
     ·计算结果第39-43页
   ·经济发展质量分项指标四——经济发展代价评价第43-45页
     ·资源代价分析第43-44页
     ·环境代价分析第44-45页
   ·经济发展质量分项指标五——经济福利评价第45-49页
第六章 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质量的综合评价第49-62页
   ·指标体系的选取第49-50页
   ·评价分析方法第50-51页
     ·因子分析法第50-51页
     ·聚类分析第51页
   ·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质量的实证分析第51-58页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第51-53页
     ·测度指标权重的确定和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质量的测度结果第53-58页
   ·西三角地区33个地级市的聚类分析第58-62页
     ·各类型评析第60-62页
第七章 对提高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质量的政策建议第62-68页
   ·西三角地区各省(市)经济发展质量的评价及政策建议第62-64页
   ·西三角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第64-68页
结论及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72-73页
致谢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府际合作机制研究--以关中—天水经济区为例
下一篇:西部地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基本状态的发展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