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基本状态的发展评价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背景 | 第9页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0-14页 |
·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创新点与技术路线 | 第12-14页 |
第二章 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研究综述 | 第14-24页 |
·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基本内涵 | 第14-15页 |
·城乡空间一体化 | 第14页 |
·城乡经济一体化 | 第14页 |
·城乡社会发展一体化 | 第14-15页 |
·城乡生态环境一体化 | 第15页 |
·国外研究现状与文献述评 | 第15-18页 |
·早期的城乡关系理论 | 第15-16页 |
·二元空间结构发展理论 | 第16-17页 |
·近现代城乡关系发展理论 | 第17-18页 |
·国内研究现状与文献述评 | 第18-24页 |
·城乡一体化的提出与探索阶段 | 第18-19页 |
·城乡边缘区研究探索阶段 | 第19-20页 |
·城乡一体化理论框架与理论体系研究探索阶段 | 第20-21页 |
·城乡一体化的实证研究 | 第21-24页 |
第三章 西部地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分析 | 第24-30页 |
·西部地区范围界定 | 第24-25页 |
·一般意义上的西部地区 | 第24页 |
·研究区选择 | 第24-25页 |
·西部地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现状 | 第25-30页 |
·脆弱的自然生态环境约束 | 第25-26页 |
·中心城市辐射能力较弱 | 第26页 |
·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缓慢 | 第26-27页 |
·城镇空间规模等级结构略显失调 | 第27-28页 |
·城市化率偏低,城市化滞后 | 第28-29页 |
·城乡公共政策有待完善 | 第29-30页 |
第四章 西部地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评价 | 第30-48页 |
·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30-35页 |
·指标选取原则 | 第30-31页 |
·指标体系构成 | 第31页 |
·指标体系的特点 | 第31-32页 |
·主要指标说明 | 第32-35页 |
·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评价模型构建 | 第35-36页 |
·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测评 | 第36-40页 |
·数据来源及说明 | 第36页 |
·主成份分析法的步骤 | 第36-38页 |
·评价值计算及结果 | 第38-40页 |
·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水平综合评价结果 | 第40-43页 |
·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异 | 第41页 |
·城乡协调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异 | 第41-42页 |
·城乡农业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异 | 第42页 |
·城乡生态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异 | 第42-43页 |
·城乡社会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异 | 第43页 |
·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水平的结果分析 | 第43-45页 |
·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空间分析 | 第44页 |
·城乡一体化水平与各主因子之间的对比分析 | 第44-45页 |
·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水平的类型划分 | 第45-48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8-53页 |
·西部地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进程的对策 | 第48-50页 |
·深化城乡政策和体制改革 | 第48页 |
·构建西部地区城市经济带 | 第48-49页 |
·优先发展西部地区特色产业 | 第49页 |
·加大西部地区教育投资力度 | 第49-50页 |
·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 第50页 |
·主要结论 | 第50-51页 |
·研究展望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