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6-21页 |
·研究背景 | 第16-17页 |
·问题提出 | 第17-21页 |
·管理实践意义 | 第19页 |
·理论研究意义 | 第19-21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21-59页 |
·社会型创业文献回顾 | 第21-28页 |
·社会型创业经典的概念 | 第21-23页 |
·社会型创业内涵的演变概况 | 第23-25页 |
·社会型创业研究的近期进展 | 第25-27页 |
·社会型创业有待解决的一些问题 | 第27-28页 |
·社会资本的文献回顾 | 第28-48页 |
·社会资本经典概念 | 第28-31页 |
·社会资本内涵的演变概况 | 第31-42页 |
·社会资本研究的近期进展 | 第42-45页 |
·社会资本解决的一些问题 | 第45-48页 |
·企业创业绩效文献回顾 | 第48页 |
·企业动态能力文献回顾 | 第48-52页 |
·企业创业文化文献回顾 | 第52-53页 |
·以往研究总结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53-55页 |
·以往研究总结 | 第53-54页 |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54-55页 |
·本研究的总体构思和设计思路 | 第55-59页 |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研究目的和研究焦点 | 第55-57页 |
·本研究的总体框架和总体模型构思图 | 第57-59页 |
第3章 社会型创业支持特征研究 | 第59-82页 |
·导言 | 第59-60页 |
·研究的目的 | 第60-61页 |
·研究过程 | 第61-75页 |
·样本介绍 | 第61-63页 |
·研究方法 | 第63-66页 |
·访谈的结果 | 第66-67页 |
·社会型创业支持特征的研究 | 第67-75页 |
·分析和讨论 | 第75-78页 |
·社会型创业支持特征释义 | 第75-77页 |
·社会型创业支持特征的探讨 | 第77-78页 |
·案例研究——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科技创业中心 | 第78-82页 |
第4章 孵化企业社会资本与其动态能力研究 | 第82-117页 |
·导言 | 第82-84页 |
·研究目的 | 第84页 |
·理论背景 | 第84-102页 |
·社会资本测量 | 第87-92页 |
·社会资本对创业绩效影响 | 第92-94页 |
·企业动态能力的测度 | 第94-97页 |
·社会资本与企业动态能力的关系 | 第97-102页 |
·研究方法 | 第102-104页 |
·实证过程 | 第104-115页 |
·孵化企业社会资本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 第104-107页 |
·孵化企业动态能力研究 | 第107-110页 |
·孵化企业创业文化的缓冲作用分析 | 第110-115页 |
·本章小节 | 第115-117页 |
第5章 企业动态能力与企业创业绩效关系研究 | 第117-133页 |
·导言 | 第117页 |
·研究的目的 | 第117-118页 |
·研究假设 | 第118-124页 |
·创业绩效的测量 | 第118-122页 |
·企业动态能力和创业绩效 | 第122-124页 |
·研究方法 | 第124-126页 |
·讨论和结论 | 第126-133页 |
·孵化企业的创业绩效 | 第126-130页 |
·企业动态能力与创业绩效 | 第130-133页 |
第6章 孵化企业社会资本与创业绩效关系的过程效应研究 | 第133-157页 |
·研究的目的 | 第133页 |
·研究假设 | 第133-136页 |
·研究的方法 | 第136-139页 |
·样本 | 第137页 |
·变量测量 | 第137-139页 |
·研究结果 | 第139-153页 |
·孵化企业创业绩效的全模型研究 | 第153-154页 |
·讨论结论 | 第154-157页 |
第7章 总论 | 第157-167页 |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第157-160页 |
·本研究的理论进展 | 第160-162页 |
·本研究理论模型构建全图 | 第162-163页 |
·本研究的管理实践意义 | 第163-165页 |
·本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的研究展望 | 第165-167页 |
参考文献 | 第167-176页 |
附录一、创业园区/孵化器访谈提纲 | 第176-177页 |
附录二、孵化器访谈纪要 | 第177-189页 |
附录四、孵化企业调查问卷 | 第189-193页 |
附录五、本研究表格汇总 | 第193-195页 |
附录六、本研究图形汇总 | 第195-196页 |
附录七、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第196-198页 |
致谢 | 第198-1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