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18页 |
| ·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 ·全球范围内掀起了 SOHO 的风潮 | 第11-12页 |
| ·SOHO 工作方式带来了巨大的SOHO 家具需求 | 第12-13页 |
|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 ·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 ·国外的 SOHO 家具研究 | 第14-15页 |
| ·国内 SOHO 家具的研究 | 第15页 |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5-16页 |
| ·为国内 SOHO 家具企业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 第15页 |
| ·提升国内 SOHO 一族对于 SOHO 家具的理解水平 | 第15-16页 |
| ·适应国内 SOHO 发展的需求 | 第16页 |
| ·研究方法和路线 | 第16-18页 |
| 第二章 办公形态的历史演变及办公家具的发展历史沿革 | 第18-22页 |
| ·20 世纪早期工厂式办公的出现 | 第18-19页 |
| ·50 年代程式化办公 | 第19页 |
| ·60 年代德国的风景化办公和美国的行为办公 | 第19-20页 |
| ·70-80 年代的系统化办公 | 第20-21页 |
| ·90 年代的“有效办公”的出现 | 第21页 |
| ·本章小节 | 第21-22页 |
| 第三章 SOHO 办公及 SOHO 家具分析 | 第22-33页 |
| ·SOHO 办公的发展背景 | 第22-24页 |
| ·工作价值观的转变 | 第22页 |
| ·经济结构的变化 | 第22-23页 |
| ·网络以及通讯科技的发展 | 第23页 |
| ·企业外包需求的增加 | 第23-24页 |
| ·SOHO 办公方式的优势分析 | 第24-25页 |
| ·个人选择 SOHO 办公的好处 | 第24页 |
| ·推动 SOHO 办公给企业带来的好处 | 第24-25页 |
| ·SOHO 办公的社会意义 | 第25页 |
| ·SOHO 办公概况以及分析 | 第25-28页 |
| ·国外 SOHO 办公概况以及 SOHO 办公调查分析 | 第25-26页 |
| ·国内的SOHO 办公类型调查以及分析 | 第26-28页 |
| ·SOHO 家具的分类 | 第28-32页 |
| ·按基本功能分类 | 第28页 |
| ·按使用特点分类 | 第28-29页 |
| ·按职业特点分类 | 第29-30页 |
| ·按结构特征分类 | 第30-31页 |
| ·按安装的形式分类 | 第31页 |
| ·按设计风格分类 | 第31-32页 |
| ·按照使用者的性别分类 | 第32页 |
| ·本章小节 | 第32-33页 |
| 第四章SOHO 家具设计的基本原则 | 第33-48页 |
| ·SOHO 家具人性化设计原则 | 第33-39页 |
| ·SOHO 家具设计要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 | 第34-37页 |
| ·符合个性化的需求 | 第37-39页 |
| ·SOHO 家具系统化设计原则 | 第39-45页 |
| ·SOHO 家具的标准化设计 | 第39-42页 |
| ·SOHO 家具的模块化设计 | 第42-45页 |
| ·SOHO 家具弹性化设计原则 | 第45-47页 |
| ·结构的弹性化设计 | 第46页 |
| ·功能的弹性化设计 | 第46-47页 |
| ·本章小节 | 第47-48页 |
| 第五章SOHO 家具设计解析 | 第48-60页 |
| ·SOHO 办公桌的模块化设计解析 | 第48-56页 |
| ·SOHO 办公桌的模块划分 | 第48页 |
| ·SOHO 电脑桌的功能模块划分以及分析 | 第48-49页 |
| ·功能模块的附着结构分析和综合以及模块的划分 | 第49-50页 |
| ·结构模块的设计以及选择 | 第50-54页 |
| ·模块的选择、组合及产品的最终完成 | 第54-55页 |
| ·台面以及屏风的设计图 | 第55-56页 |
| ·电脑椅的系列化设计解析 | 第56-59页 |
| ·电脑椅设计分析 | 第56-57页 |
| ·电脑椅的系列化设计 | 第57-59页 |
| ·小节 | 第59-60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0-62页 |
| ·结论 | 第60页 |
| ·文章的不足之处 | 第60-61页 |
| ·展望 | 第61-62页 |
| 附录一:SOHO 家具调查问卷 | 第62-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
| 致谢 | 第66-67页 |
| 作者简介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