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0页 |
§1-1 选题的意义 | 第7页 |
§1-2 选题的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7-9页 |
§1-3 文章的核心概念及写作思路 | 第9-10页 |
§1-4 本文的创新点及不足 | 第10页 |
第二章 私营企业的劳资关系 | 第10-15页 |
§2-1 劳资关系的内涵 | 第10-12页 |
2-1-1 劳资关系的定义 | 第10-11页 |
2-1-2 劳资关系的特征 | 第11-12页 |
§2-2 私营企业劳资关系不和谐的表现及原因分析 | 第12-15页 |
2-2-1 私营企业劳资关系不和谐的表现 | 第12-13页 |
2-2-2 私营企业劳资关系不和谐的原因分析 | 第13-15页 |
第三章 构建我国私营企业和谐劳资关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分析 | 第15-18页 |
§3-1 和谐劳资关系的内涵 | 第15-16页 |
3-1-1 和谐劳资关系的含义 | 第15页 |
3-1-2 和谐劳资关系的特征 | 第15-16页 |
§3-2 构建我国私营企业和谐劳资关系的必要性 | 第16-17页 |
§3-3 构建我国私营企业和谐劳资关系的可能性 | 第17-18页 |
3-3-1 我国私营企业劳资关系的性质是构建和谐劳资关系的基础 | 第17页 |
3-3-2 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值得我国借鉴 | 第17-18页 |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劳资关系理论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 第18-21页 |
§4-1 马克思主义劳资关系理论 | 第18-20页 |
4-1-1 马克思主义劳资关系理论的主要内容 | 第18-19页 |
4-1-2 马克思主义劳资关系理论的特征 | 第19-20页 |
§4-2 马克思主义劳资关系理论对我国的启示 | 第20-21页 |
第五章 国外劳资关系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 第21-24页 |
§5-1 美国劳资关系 | 第21-22页 |
§5-2 日本劳资关系 | 第22-23页 |
§5-3 国外劳资关系对我国的启示 | 第23-24页 |
第六章 构建我国私营企业和谐劳资关系的措施 | 第24-29页 |
§6-1 构建我国私营企业和谐劳资关系的内部措施 | 第24-26页 |
6-1-1 私营企业主转变管理观念 | 第24-25页 |
6-1-2 雇员提高自身素质 | 第25-26页 |
§6-2 构建我国私营企业和谐劳资关系的外部措施 | 第26-29页 |
6-2-1 强化政府在协调私营企业和谐劳资关系中的责任 | 第26-28页 |
6-2-2 发挥非政府组织在构建和谐劳资关系中的作用 | 第28-29页 |
6-2-3 加大对私营企业和谐劳资关系的宣传力度 | 第29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29-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2页 |
致谢 | 第32-33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第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