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排气系统的声振特性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插图与附表清单 | 第9-12页 |
1 绪论 | 第12-19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12-14页 |
·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2 振动特性分析 | 第19-30页 |
·振动分析原理 | 第19-20页 |
·模态分析原理 | 第20-22页 |
·排气系统有限元计算分析 | 第22-24页 |
·排气系统的模态试验分析 | 第24-26页 |
·试验所用仪器 | 第24-25页 |
·测试系统 | 第25页 |
·结果 | 第25-26页 |
·谐响应分析 | 第26-27页 |
·振动原因分析及改进结果 | 第27-29页 |
·振动原因分析 | 第27-28页 |
·改进措施 | 第28页 |
·改进结果 | 第28-29页 |
·小结 | 第29-30页 |
3 汽车排气系统噪声 | 第30-37页 |
·排气噪声的产生 | 第30-31页 |
·排气噪声的控制 | 第31-32页 |
·基本消声结构 | 第32-33页 |
·阻性消声器 | 第32-33页 |
·抗性消声器 | 第33页 |
·消声器的评价指标 | 第33-34页 |
·插入损失 | 第33页 |
·传递损失 | 第33-34页 |
·管道内的声波传播基本理论 | 第34-36页 |
·理想流体介质中的声波方程 | 第34-35页 |
·排气系统的数学模型 | 第35-36页 |
·小结 | 第36-37页 |
4 三维消声器的声学性能仿真 | 第37-48页 |
·膨胀腔的声学性能 | 第37-43页 |
·进出口管同轴膨胀腔的声学性能 | 第37-39页 |
·膨胀腔长度对传递损失的影响 | 第39-41页 |
·膨胀比对于传递损失的影响 | 第41-43页 |
·共振式及阻性消声器的声学性能 | 第43-47页 |
·亥姆霍兹共振腔的声学性能 | 第43-45页 |
·吸声材料对消声器声学性能影响 | 第45-47页 |
·小结 | 第47-48页 |
5 消声器改进设计 | 第48-75页 |
·原消声器结构及消声机理 | 第48页 |
·原消声器的性能测试 | 第48-51页 |
·消声量 | 第51-52页 |
·消声器消声性能模拟 | 第52-53页 |
·模型建立 | 第52-53页 |
·消声特性预估 | 第53页 |
·消频性能试验测试 | 第53-55页 |
·消声器的改进 | 第55-59页 |
·改进的目标 | 第55页 |
·方案1 | 第55-58页 |
·方案2 | 第58-59页 |
·改进方案的预估 | 第59-61页 |
·改进方案的测试结果 | 第61-69页 |
·发动机转速1800r/min | 第61-63页 |
·发动机转速2200r/min | 第63-65页 |
·发动机转速2600r/min | 第65-67页 |
·发动机转速3000r/min | 第67-69页 |
·消声器改进前后性能对比 | 第69-74页 |
·发动机转速1800r/min | 第70-71页 |
·发动机转速2200r/min | 第71-72页 |
·发动机转速2600r/min | 第72-73页 |
·发动机转速3000r/min | 第73-74页 |
·小结 | 第74-75页 |
6 排气系统壳体辐射噪声预测研究 | 第75-81页 |
·辐射噪声预测方法的研究 | 第75-77页 |
·排气系统壳体辐射噪声分析模型的建立 | 第77-78页 |
·噪声预测声学模型的建立 | 第77页 |
·噪声分析场点网格模型的建立和边界条件的施加 | 第77-78页 |
·排气系统壳体声辐射的结果及分析 | 第78-80页 |
·排气系统辐射噪声的控制 | 第80页 |
·小结 | 第80-81页 |
7 全文总结及展望 | 第81-83页 |
·主要结论 | 第81-82页 |
·排气系统声振特性分析技术展望 | 第82-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6页 |
致谢 | 第86-87页 |
作者简介 | 第87页 |
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