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麦论文--小麦论文

光温敏雄性不育小麦的遗传规律及杂种优势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8-18页
 1.关于光温敏雄性不育小麦提出的理论第8-9页
 2.光温敏雄性不育小麦的类型第9页
 3.光温敏雄性不育小麦的研究进展第9-15页
   ·光温敏雄性不育小麦的育性研究情况第10-11页
   ·光温敏雄性不育小麦的细胞学特征和雄性败育机制第11-12页
   ·光温敏雄性不育小麦的生理生化变化第12-13页
   ·光温敏雄性不育小麦的遗传性研究第13-14页
   ·光温敏雄性不育小麦的分子生物学研究第14-15页
 4.光温敏雄性不育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研究第15页
 5.存在的问题与展望第15-16页
 6.论文的目的、意义第16-18页
第二章 光温敏雄性不育小麦的育性遗传研究第18-37页
 1.材料与方法第18-21页
   ·对材料的选择第18页
   ·实验设计第18页
   ·分析方法第18-21页
 2.结果与分析第21-34页
   ·阜南播种不育系的育性表现第21-24页
   ·育性遗传数据分析第24-34页
 3.小结与讨论第34-37页
第三章 光温敏雄性不育小麦的杂种优势利用第37-50页
 1.材料与方法第37页
   ·对材料的选择第37页
   ·实验设计第37页
   ·分析方法第37页
 2.结果与分析第37-48页
   ·杂种优势分析第37-42页
     ·亲本的农艺性状表现第38-39页
     ·F_1各性状的杂种优势总趋势第39-40页
     ·F_1各性状的杂种优势表现第40-42页
   ·配合力分析第42-48页
     ·配合力效应第42页
     ·一般配合力第42-44页
     ·特殊配合力第44-47页
     ·配合力的总效应第47-48页
     ·性状遗传参数分析第48页
 3.小结与讨论第48-50页
参考文献第50-55页
致谢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课程改革背景下区县级教研室职能的研究
下一篇:荧光光度法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筛选模型的建立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