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5-8页 |
第一章 酶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 | 第8-25页 |
·酶分析简介 | 第8-9页 |
·酶活力测定的常用方法 | 第9-14页 |
·比色法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 第9-10页 |
·荧光分析法 | 第10-11页 |
·酶偶联测定法 | 第11-12页 |
·离子选择电极法 | 第12-13页 |
·其他方法 | 第13-14页 |
·酶催化反应的影响因素 | 第14-16页 |
·底物 | 第14-15页 |
·pH | 第15页 |
·温度 | 第15页 |
·辅助因子 | 第15-16页 |
·空白和对照 | 第16页 |
·荧光分析方法在酶分析中的应用 | 第16-20页 |
·酶构象的研究 | 第16-19页 |
·酶抑制剂的筛选 | 第19-20页 |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展望 | 第21-22页 |
参考文献 | 第22-25页 |
第二章 荧光光度法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筛选模型的建立和应用 | 第25-34页 |
·引言 | 第25-26页 |
·实验部分 | 第26-27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26页 |
·酶活力的测定方法 | 第26-27页 |
·动力学常数的测定方法 | 第27页 |
·抑制剂的筛选方法 | 第2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7-32页 |
·DHFA,THFA,NADPH的荧光性质 | 第27-29页 |
·实验条件的选择 | 第29-30页 |
·动力学常数的测定 | 第30-31页 |
·抑制剂的抑制率和IC_(50)的测定 | 第31-32页 |
·展望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4页 |
第三章 鸡肝二氢叶酸还原酶的提取与纯化 | 第34-42页 |
·引言 | 第34页 |
·实验部分 | 第34-37页 |
·试剂 | 第34-35页 |
·仪器 | 第35页 |
·二氢叶酸还原酶的提取 | 第35-37页 |
·蛋白浓度的测定 | 第37页 |
·酶活力的测定方法 | 第3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7-41页 |
·实验条件的改进 | 第37-38页 |
·蛋白浓度测定的标准曲线 | 第38页 |
·酶提取液的荧光性质 | 第38-39页 |
·酶活力测定的时间进程曲线 | 第39-40页 |
·各步提取液的蛋白浓度及酶活力的测定结果 | 第40页 |
·结论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2页 |
第四章 鸡肝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筛选模型建立和应用 | 第42-50页 |
·引言 | 第42-43页 |
·实验部分 | 第43-44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43页 |
·鸡肝二氢叶酸还原酶的提取 | 第43页 |
·酶活力的测定 | 第43-44页 |
·抑制率的测定 | 第4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4-49页 |
·实验条件的选择 | 第44-46页 |
·抑制剂的抑制率和IC_(50)的测定 | 第46-49页 |
·结论 | 第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0页 |
第五章 高锰酸钾氧化—光化学反应荧光法测定 | 第50-59页 |
奶粉和尿样中叶酸含量的研究 | 第50-59页 |
·引言 | 第50-51页 |
·试验部分 | 第51-52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51页 |
·试验方法 | 第51页 |
·样品处理 | 第51-5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2-59页 |
·叶酸的激发光谱和荧光光谱 | 第52页 |
·荧光测量条件的优化 | 第52-55页 |
·样品处理和测定 | 第55-58页 |
·样品分析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和待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页 |